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63章 风起云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风起云涌(2 / 5)

部,原本正在收拾案牍、准备下班的官员、各房书吏、录事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多年未闻的鼓声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涌到廊下、窗前,探头向外张望。

“堂鼓?!谁在击堂鼓?”

“多少年没听过这鼓响了?谁这么胆大包天?!”

“直堂官呢?!快!快去请直堂官大人!”一位经历模样的官员急得跳脚,冲着身边的小吏吼道。“值夜的赵通政刚……刚去茅房了……”小吏也慌了神,结结巴巴。

“潘银台呢?!潘大人何在?!”

“潘大人一刻钟前就走了!提前下衙了!”

“快!快去追!禀报潘大人,就说……就说有刁民聚众击鼓闹事!”另一位官员声音都变了调。没有有分量的官员坐镇拿主意,这泼天的干系谁担得起?

混乱中,一个身着四品服色、面色焦急的中年官员提着袍角,从后院匆匆小跑而来,正是今日当值的直堂官、通政司左通政赵文焕。

他显然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声惊动,官帽都戴得有些歪斜。

“怎么回事?!何人胆敢擅击堂鼓?!成何体统!”赵文焕挤到门口,厉声喝问,试图压下门外鼎沸的喧嚣。

他官威十足,目光扫过人群,试图找到领头者。

守门官军如同抓住救命稻草,隔着人墙嘶声喊道:

“赵通政!是河南籍的一群刁民,抬了几大卷白布,说是万民书,硬要往里闯!散了衙还不肯走就是那个狂生一”他

手指奋力擂鼓的张一桂:

“就是他!目无法纪,竟敢擅击堂鼓!”

赵文焕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那个奋力擂鼓的年轻举子身上,又扫过他身后那九卷异常醒目、被人抬着的如同巨大挽幛般的白布。

他心中“咯噔”一下,通政司消息最是灵通,连翰林院、国子监的一些官员都听闻了杜延霖在洛阳惩治伊王的消息,他身为通政司官员自然也是知道。

而这万民书八成为此而来!

赵文焕暗暗心惊,但面上却强作镇定,对着众人,尤其是张一桂,厉声呵斥:

“本官乃通政司左通政赵文焕!尔等所为何事?竞敢擅击堂鼓,聚众喧哗,冲撞官署重地?!可知此乃何等罪过?!旁边就是紫禁大内,惊扰圣驾,尔等万死难赎!还不速速住手退去!”

众河南举子齐齐躬身行礼,声音却毫不退缩:

“晚生等参见赵通政,我等乃河南在京举子、百姓,有河南八府一州五百万父老泣血民情,需紧急上呈天子!”

“民情?”赵文焕冷哼一声,明知故问,语气充满不耐与轻蔑:

“何等民情,需要尔等聚众汹汹,擅击堂鼓?惊扰官署,冲撞法度!速速散去!若再纠缠,休怪本官不念尔等斯文体面,以扰乱衙门论处!此罪,你们谁担当地起吗?”

“晚生张一桂,愿以身当之!”张一桂一步踏出,朗声应道,神色坦然,毫无惧色:

“若因民情不得上达而致社稷倾危,学生万死莫赎!今日击鼓,非为私利,乃为公义!为生民立命,岂畏斧钺?!”

“好!”“说得好!”

“吾等愿与张兄同担!”

身后众举子、商贾、百姓齐声喝彩,掌声雷动。

赵文焕脸彻底黑了下来。

和宋岩一样,他可不想为河南百姓递什么劳什子万民书。

因为好处没有,却很有可能无端承受皇帝的怒火。

赵文焕当下强压不快,又换上一副看似语重心长实则威胁的口吻:

“张一桂!你年纪轻轻,已是举人功名,他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何必因一时血气之勇,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自毁前程?听本官一句劝,速速带人退去!本官念你年少无知,被乡情所惑,尚可网开一面,不予深究!若再执迷不悟,前程功名,俱成泡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