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所以此时杜延霖并不意外。
“章抚台,”杜延霖声音低沉,开门见山:
“方才堂上洛阳百姓所言,句句泣血。伊王朱典模,圈占民地、强掳民女、草菅人命,其行径令人发指!然其恶名昭彰如此,何以能盘踞洛阳十数载而逍遥法外?杜某闻说,朝廷曾下过旨意?”章焕闻言心头一跳,脸上忧色更浓,长叹一声,拱了拱手:
“金宪明鉴,确有圣旨。”他顿了顿,回忆道:
“那就是前年的事,河南百官联名上奏伊王朱典模不法之事,震动朝野。圣上确曾降旨,命其拆毁所有逾制宫室,归还强占的民女民宅,并交出教唆其作恶的左右小人。”
杜延霖目光如炬:“圣旨既下,伊王接旨后如何?”
“接旨是接了……”章焕苦笑一声:
“可结果……唉!陛下旨意中对其并无实质惩处,伊王接旨之后,非但毫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气焰滔天!”
章焕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苦涩:
“经此一事,伊王气焰更炽!从此洛阳城中,官员缙绅无不绕道而行!凡朝廷官员过境洛阳,不入其王府拜谒者,必遭其百般刁难折辱!轻则被当众斥骂,重则被其手下恶奴殴打驱赶,甚至……甚至有官员被其扣留府中,饱受羞辱数日方得放还!”
“巡抚衙门也多次行文伊王府,督促其执行旨意,皆被其以“王府自查’为由搪塞敷衍……本抚……唉,徒呼奈何!”
听着章焕这番推诿卸责之言,杜延霖心中也不由得对章焕生出一丝鄙夷。
从河南治水开始,此人就处处想着“不粘锅”,结果又没那手腕,就显得特别无能。
简而言之就是“苦一苦百姓,还不想担骂名”的这类庸官。
因此,杜延霖摇了摇头,语气也稍微带了些锋芒:
“伊王公然抗旨,抚台不敢管,河南百官不敢问。今日本宪为朝廷法度、为河南黎庶,一力担之!只望抚台谨守本分,莫要在背后掣肘!”
章焕闻言,脸上尴尬之色更浓,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杜金宪言重了!金宪若真能除此大害,乃河南万民之福,本抚感激尚且不及,岂敢掣肘?在此事上,金宪若有驱使,本抚及巡抚衙门上下,定当全力配合,绝无二话!”
杜延霖深深看了章焕一眼,点了点头:“但愿如此。”
两人随即又匆匆议定了番薯调配的紧要事务,然后章焕告退离去。
出了辕门,上了轿子,章焕的长随愤愤不平地低声道:
“老爷!此人忒也无礼!您贵为一省巡抚加右副都御史,官位资历皆在其上,他竞如此跋扈?!”章焕靠在轿壁上,疲惫地闭上眼,良久,才自嘲般低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似叹似敬:
“跋扈?……你懂什么。北宋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能成其一,便足称国士。”
“杜华州……一心为生民立命,此等大公无私,为百姓愿以身为炬,焚尽魑魅……老夫……远不及矣。”
他顿了顿,补充道:
“以后遇到杜华州放敬重一些。此话,莫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