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整个姜家村,却无人安睡。
几乎每一户人家的茅草屋里,都还亮着微弱的油灯。夫妻间的争执声,父子间的辩论声,夹杂着老人沉重的叹息和孩子们困惑的询问,此起彼伏。
“当家的,你咋想的?真要跟着那丫头干啊?万一赔了,那一两银子可就打水漂了!”
“你懂个啥!你没听夏丫头说的吗?那是摇钱树!是能传给子孙的田!再说了,人家丫头都立了毒誓,把自个儿都押上了,咱们一个大老爷们,还没个丫头片子有胆气?”
这是赵三叔家。他婆娘抠抠搜搜,只盯着眼前那一两银子,被他一通臭骂,不敢再言语。赵三叔抽着旱烟,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明天,第一个按手印!
“娘!你说咱家能分几股?我听说赵三叔家男人被打,孩子也病了,肯定比咱家多。这不公平!”
“闭嘴!你个兔崽子!要不是夏丫头,你现在还在床上哼哼呢!做人要讲良心!”
这是一户孩子“中毒”不重的家庭,贪念刚起,就被明事理的老娘给压了下去。
而村西头,姜家大伯的院子里,则传出刘氏气急败坏的咒骂声。
“一群没脑子的蠢货!都被那死丫头画的大饼给迷了心窍了!还股份,还分红!我呸!等那死丫头把酒楼折腾黄了,卷着钱跑了,我看他们找谁哭去!当家的,你明儿可得给我站出来,带头反对!我就不信,咱们闹起来,还能拗不过她一个黄毛丫头!”
夜色中,人心百态,展露无遗。贪婪、短视、信任、希望、嫉妒……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等待着黎明的最终审判。
姜家小院,同样灯火通明。
姜知夏没有睡。她将白天从福满楼预支的银子,拿出了一大半,从空间里兑换出了上好的纸张和笔墨。
她要连夜起草一份契约,一份能让所有村民都看得懂、并且安心的“股权契约书”。
她将这事告诉奶奶时,姜老太看着那雪白的纸张,心疼得直咧嘴,但这一次,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给孙女端来一碗热水道:“夏丫头,别累着了,奶奶去给你守着门。”
姜知夏心中一暖,点了点头。
油灯下,她铺开纸张,手持毛笔,神情专注。25世纪的商业法和管理学知识,在她脑中飞速运转,然后被她用这个时代最朴素、最直白的语言,转化为一条条清晰的条款。
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
《同福楼入股契约书》
一、酒楼归属:春风楼乃全村公堂所获,今更名为“同福楼”,寓意有福同享。此楼为所有签字画押入股之村民共同家业,非一人之私产。
二、股份划分:同福楼总计一百股。(一)村民股:共计七十股。凡此次受投毒所害者,每户保底一股。家中受害者每多一人,增半股。受害严重、卧床不起者,再增半股。凡随同进城、公堂作证者,增半股。被打伤者如赵三,独增一股。(二)东家股:我,姜知夏,作为出谋划策、掌总经营之人,自占三十股,此为技术股。平日不领工钱,只待年底分红。
三、盈利分红:同福楼每年盈利,取两成用于酒楼修缮、扩建;取一成作为应急备用金。剩余七成,按各家所持股份,进行分红。每年腊月二十五,准时发放。
四、经营权责:我姜知夏,为同福楼大掌柜,全权负责酒楼一切经营事宜。所有股东(东家)有权查账,但不得干涉日常经营。
五、风险承担:若一年后,同福楼经营亏损,我姜知夏自愿放弃所有股份,并以个人全部家产赔偿。若家产不足,自愿卖身,所得银两,按各家入股本钱(以春风楼变卖估值一百两计算),悉数赔付。
……
一条条,一款款,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是股份的划分,她考虑得极为周全,既保证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