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黄埔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楼。
秋雨绵绵,湿冷的空气透过厚重的窗帘渗入会议室。
长条会议桌上铺着深绿色呢绒,与会者面色凝重如窗外天色。
一份来自奉天的加密长电在众人手中传阅,电文纸页沙沙作响。军政部长何应钦扶了扶金丝眼镜,率先打破沉默:"一个月了。奉天还在手里,东北军打出了血性。"他指尖点着电文中伤亡数字,"但这个代价太大了。"
外交部长王正廷深吸一口气,烟灰簌簌落在文件上:"日本大使重光葵昨日又来施压,声称是地方冲突,要求我们约束东北军。现在这份战报"他苦笑,"倒是给了我们最有力的回应。"
"回应?"一个尖利的声音响起,首系要员猛地拍桌,"这是把整个国家往火坑里推!张作霖想拖中央下水!日本人的军舰就在吴淞口外!"
会议室顿时嘈杂起来。主战派将领拍案而起:"难道眼睁睁看着东北沦陷?东北军顶住了!这是百年来未有之壮举!"
"壮举?"反对者冷笑,"用十万将士的血换来的壮举?日本人若真全面进攻,拿什么抵挡?"
争论声中,一首沉默的老蒋缓缓抬头。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安静下来:"东北,不能丢。"
他站起身,走到巨幅中国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东北位置:"雨亭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此刻若退,亡国无日矣。"他转身,目光锐利:"但也不能贸然全面开战。敬之,立即抽调两个德械团北上,以增援边防名义进驻徐州。文白,加快中央军整备。"
"外交部,"他看向王正廷,"即刻照会日本驻华使馆,提出最严正抗议。同时,将奉天战报摘要发送国联代表团,要求紧急讨论日本侵略行径。"
"可是"有人欲言又止。
老蒋抬手打断:"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此刻退让,将来历史会如何评判我们?"他拿起奉天来电,"就以这个为基础,告诉全世界:中国人在抵抗。"
当夜,外交部灯火通明。
王正廷亲自起草抗议照会,字斟句酌:"日军无故攻击中国领土,我军被迫自卫一个月来日军伤亡逾万,可见侵略之不得人心"每句话都透着血与火的重量。
与此同时,上海外滩字林西报编辑部。索尔兹伯里盯着刚刚解码的密电,猛地推开办公室门:"快!头版撤稿!东北大战!中国人挡住了日本人!"
印刷机轰鸣声中,号外紧急付印。凌晨的上海街头,报童嘶哑的喊声划破夜空:"号外!号外!奉天大捷!东北军血战一月不退!"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北平、天津、广州、武汉各大城市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声援东北抗战。北京大学礼堂内,学生领袖登上讲台,声泪俱下:"东北同胞在流血!中央政府必须强硬!"
而在日本东京,外务省灯火同样彻夜未熄。中国科的翻译官满头大汗地译出南京照会,官员们面面相觑。"支那人居然敢这样说话?"
驻华大使重光葵的紧急电报放在外相币原喜重郎桌上:"中国态度骤然强硬,恐有扩大战事之虞建议暂缓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