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 章(1 / 3)

东北人算相当会囤食物了,还有一个专有名词“猫冬”。

囤齐了食物和燃料,在暖和的屋子里待到春回大地,多开心。

苏家在关外已经待了百余年,冬天应该怎么过,早已有了一套自己的规矩,下人们也都知道该怎么准备。

往年都是几个管家奶奶做这件事,办完以后,向闻夫人汇报一声:“都办妥了。”

今年新来了一个少奶奶,前几天还为着不能跟活生生的少爷拜堂,茶不思,饭不想,最后悲悲切切上了吊,被救回来以后,这几天忽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也不提少爷了,也不提要名份,要完婚,张口闭口都是在问“粮食囤多少了?”“菜囤多少了?”“米面油呢?”

就连上厕所要用的细纸,她都要关心。

管家奶奶们说细纸在城里的铺子就有的卖,哈尔滨的冬天虽然冷,但也没到一步都出不了门的地步,随用随买就是了。

没想到,新少奶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行,必须、马上、现在、立刻准备好至少全家上下五个月够用的!否则你们就用泥块、瓦片擦去吧!”

管家奶奶们觉得她疯了,但也没办法。

难道就为了少奶奶说要多囤点纸,就去回夫人,让夫人镇住少奶奶?

那不是找不痛快么?

少奶奶性子那么烈,万一惹恼了她,她又上吊了呢?谁敢触她霉头。

算了,反正苏家的空房子那么多,爱囤就囤吧……管家奶奶们满心不痛快地执行了金显珏的指示。

金显珏对“猫冬”准备工作的最高指示,甚至精确到了冻梨和冻柿子要有多少。

根据她的心得,自愿蹲家不出去,跟得知外面有事发生而不能出去,人类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憋在屋里不出去,就得弄点甜的东西吃吃喝喝,增加多巴胺,或者找点成瘾性的东西,目的也是为了快乐一下。

上海封控期间,可乐和香烟都是可以用来跟邻居换资源的好东西。

虽然冻梨和冻柿子跟可乐没法比,不过比想吃的时候没有的强。

此时香烟还不怎么流行,金显珏知道“东北三大怪”之一就是大姑娘叼烟袋,不过闻夫人身体不好,闻不得烟味儿,家里上上下下都不抽烟。

忽然,她又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没人抽香烟和烟草,不会有人抽大烟吧!!!

清末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抽大烟抽得歪歪倒倒。

大烟的成瘾性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海/洛/因和冰/毒那么强悍,但是……人要是犯了瘾,也一样是涕泪横流,满地打滚,痛苦万状,为了一口烟土,还不知道能干出什么无法无天的事来。

想到这,她将家里的家丁仆妇全部召集起来,仔细询问和查看了一遍。

从身材上看,应该没人抽大烟。

问了,也没人说抽。

……

她管得太多太宽,连有旧例的事,她都要推翻,平白多出许多工作量,全府的人都不得不陪着转。

苏家的马车夫蹲在后面跟年轻小厮们闲聊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到了年纪啊,人就得阴阳调合,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男人没娶媳妇儿,就会打人砸东西乱发脾气,女人要是没嫁汉子,就会变丑、肚子痛,还有就是像咱们这新少奶奶一样,没事找事,就是想汉子了!”

男人们以己度人,觉得成年的女人身边不睡个男人,她就会燥得一夜一夜睡不好,看到柱状物就会迫不及待地开始浪起来。

未婚的小丫头们也认定少奶奶“寂寞无聊空虚冷,所以想找点事做来填补孤枕难眠的夜晚。”

四五十岁往上的管家奶奶们就不一样了,她们扎堆闲磕牙的时候,说的是另一种可能:

“我看她就是想抢班夺权了!少爷不回家跟她圆房,她在苏家待得名不正言不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