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 章(1 / 3)

当刘氏背着沉甸甸的褡裢回到家时,胡姣也刚好也下工回来。

刘氏一边往外掏东西,一边问这买卖心里到底能不能行。

她说这话时脸上满是心疼。

这也难怪,一下子就去了两百多文,顶得上家里三个月的嚼用了,以刘氏那般会过日子的性格,不心疼才见鬼了。

胡姣挽住她的胳膊,劝慰道:“阿娘,您想啊,这些都是咱们赚钱的本钱,那做买卖的,哪个开张前不得先投本钱进去?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咱们把东西做出来,卖出去,钱不就又回来了么?说不定还能翻着倍地赚回来,您就放心吧,女儿心里有数。”

听她这么说,刘氏心头的那点疑虑和心疼终于被压了下去。

却说胡姣来大厨房有些日子了,如今也算摸出了点门道。

忙起来时,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连喝口水的空档都寻不着;可一旦过了饭点儿,那也是真能闲出屁来。

这不,今日刚交巳时,厨房里便已拾掇得干干净净,再无甚要紧勾当。至于晚食的准备,那得到申时才开始张罗,中间隔着老大一段时间呢。

管事娘子们早早便各自归家歇息去了。留下的丫头、婆子们,也如同卸了磨的驴,不是懒懒散散地坐着打盹儿,就是三五成群溜出去寻相好的姐妹耍子。

翠姐儿和喜姐儿两个,也觉着身上乏,便问胡姣:“椒姐儿,左右无事,不如家去歪会儿?横竖离得近,申时再回来也误不了事。”

她们两个是大厨房的“老油条”了,只要没有差事,不是闲聊拉呱就是回家躺着,其实也不光是她们,大厨房里大多数的老人都这样。只要不出事儿,张婆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本上不管。

胡姣略一踌躇。她本不想回去,可转念一想,自己一个新来的,若显得太过“勤勉”,反倒惹人注目,不如随了大流,便点点头:“也好,回去歇歇脚。”

到家时,日头才爬高不久,堪堪巳时初刻。

见时间尚早,胡姣便想把那几样预备给绣橘品鉴的“样品”先做出来。

打定了主意,她便挽起袖子,净了手,准备先做海棠冻。这东西需要搓木莲籽,颇费工夫,但好在没啥技术含量。所谓的木莲籽其实就是冰粉籽,所以胡姣的海棠冻其实也就是山楂冰粉。

她将那黑褐色的木莲籽,小心地兜进一块洁净的细纱布里,扎紧了口。接着,寻了个干净的木盆,注满晾凉的开水,便将那纱布包浸入水中,双手用力地反复地揉搓起来。

这搓籽着实是个力气活。胡姣手腕用力,将那布包在清水里揉、挤、压、攥。不多时,额角便沁出细密的汗珠。渐渐地,那清水里开始泛起一层细腻绵密的泡沫,水色也变得粘稠滑腻起来,这便是木莲籽里的胶质已然渗出的表现。然后把熬好的海棠果糖浆倒进去搅匀,形成海棠冻的雏形。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点凝。传统的法子是加入生石灰水,取其碱性与胶质反应凝结。可胡姣觉得石灰这东西不太好弄,而且比例极难掌握,稍有不慎,点出的冻子便带着一股子苦涩味儿,所以进行了改良,用草木灰水代替。

材料是现成的。灶膛里每日都积着厚厚一层新鲜的稻草灰。胡姣小心地取出一些来,倒入另一个木盆,加入清水,细细搅匀。待灰烬尽数沉底,水色变得澄澈,再用细纱布一次次过滤,直到滤去所有灰渣,得到一碗颜色淡黄、清亮无杂的草木灰水。

接着,胡姣便将这过滤好的“天然碱水”少量多次地加入那盆粘稠的木莲水中,另一只手则握着筷子,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动。这是一个极其需要耐心的过程。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盆中变化,手腕酸麻也不敢停歇。只见那原本滑溜的液体,在草木灰水的作用下,渐渐变得厚重起来,呈现出一种半凝固的、微微晃动的胶冻状态,颜色也呈现出清透的粉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