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七零凝脂美人[穿书]> 第二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2 / 5)

并没有的病,而且即使荔枝树生病了,王保华和卢海花不会去把这件事告诉苏玉山的,上次卢海花从红川回来因为阑尾大病了一场,不知道她去红川是否见到了苏玉山不过可以知道对待这位养子,他们很是疼爱他,早就在来这个家的第一天苏月月就发现了,连苏玉山房间的木门,都是王保华前年特意找木匠翻新的,还刷了层清漆,比自家的堂屋门还亮堂。

苏玉山的房间她偷偷又嫉妒的撬开进去看过。门是旧松木的,装着个小铜锁,她用发卡撬了半天,才听到“咔嗒”一声轻响。

门刚推开,就闻见浓得化不开的墨香混着旧书卷的味道,扑面而来,像走进了公社的图书室。狭小的房间里,书堆得像小山,却整齐得一尘不染,有翻灶的高中课本,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有农业出版社的《果树栽培技术》,封面上贴着块透明胶布,是掉了页又粘好的,还有几本卷边的诗集,每本书的扉页都写着“苏玉山”三个字,笔锋刚劲,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以及还有墙角上身高的刻画线,用炭笔一点点的丈量,一直往上到三年前苏玉山被认回去之后停止。

最吸引苏月月的是墙上挂着的那一副字,毛笔写成,只写一个字一一静。最后一笔的墨汁似乎有些受不住,但被写字的人强行扭转硬是留下了执拗的笔风。

苏月月盯着那字看了半天,仿佛能看见十几岁的苏玉山,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握笔的样子,手指因为用力泛着青,墨汁滴在报纸上,他却不慌不忙,用指尖蘸着墨,一点一点补全笔画,眼里亮得像有光。“静声静身静心,万物可静”,她曾在书里看到过这句话,至今以往,多少人能做到静字,可静声静身静心,万物可静一一他才十几岁就有这样的觉悟,真是可怕,苏玉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写这本小说的人真的了解她笔下的人吗?这些苏月月并不想去深究了,她扑到床上,抱着速写本滚了一圈,棉絮床垫发出“沙沙"的响。她第一次非常有团体意识的希望红叶村的荔枝树赶紧好,苏玉山赶紧走。

第二天一早,苏月月就抱着雕梅罐子打算去找王砚礼去了,原本昨天就应该去的,因为苏玉山的到来被耽搁了。

她把放雕梅的罐口用油纸封得严严实实,怕甜香漏出来招蚂蚁,这样王砚礼就能吃上好一段时间。

“把这个粗布外套带上!“卢海花披着衣服追出院门,递过来件蓝布外套,袖口有个补丁,是用碎花布补的,“风大,早点回来。”苏月月应了声,把外套搭在胳膊上,原本要去盐场的,但王砚礼今天归家了,他最近被上面叫去各个盐场做技术指导,因为上次修筑的盐滩的堤坝技术很是过关。领导也有锻炼他的意思。

清晨的露水微微在他肩膀衣袖上留下了水迹,鬓角的碎发湿了些,贴在额头上,显然也是起得早,又走得急。帆布包挂在肩上,上面别着个小小的盐场徽章,是上个月盐场表彰他修盐坝时发的,亮晶晶的。他刚回来的急,怕月月提前去了盐场,两人在路口处撞了个满怀,一愣过后相视而笑。

苏月月把手里的雕梅塞在他怀里,脸颊有点烫,像被晨光晒到了:“给你带的雕梅,我爸腌的,甜得很,你尝尝。”王砚礼接过罐,“谢谢月月,我……我一会儿吃。”他低头看了看罐子,又抬头看她,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咱去后山的高坡看日出吧?上次你说想看盐滩的日出,今儿天好,从高坡上能看着,还能看见村里所有的荔枝树。“其实他显然就是想和人独处一下。苏月月点点头,跟着他往后山走。坡上的野草沾着露水,蹭得裤脚发潮,凉丝丝的。走了大概一刻钟,就到了坡顶。那里有块大青石,是村里人常坐的,上面磨得光溜溜的,还能看见几个浅浅的刻痕,是后生们闲时刻的小玩意儿。

王砚礼先爬上去,伸手拉她:“小心点,石头有点滑。”他的手很暖,指腹带着点薄茧,是握铁锹和钢笔磨出来的。苏月月握住他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