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严嵩的打算(3 / 4)

据乃是陛下钦使,代表天家颜面?你可知擅杀钦使,依《大明律》,该当何罪?!”

“《大明律》有云:“杀害钦差者,凌迟处死,家属流三千里’。”杜延霖对答如流,仿佛在陈述与己无关的条文。

“既然知法,为何还要犯法?!”陈洪逼问,声音愈发尖利,“可是心存怨望,对陛下清田之政不满,故而蓄意报复,戕害天使?!”

杜延霖目光骤然锐利,迎向陈洪:

“杜某对陛下,对朝廷,从无二心!杀陈据,非为私怨,实因此獠罪大恶极,祸国殃民!其罪状,杜某已于《自劾疏》中详陈二十四条!公公难道未见?”

“巧言令色!”陈洪猛地打断:

“任你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你擅杀钦差、践踏国法的事实!你所列罪状,纵有万一属实,也当由有司审理,由陛下圣裁!岂容你私自动刑,代天行事?!你这分明是目无君父,无法无天!”

他站起身来,手指几乎戳到杜延霖脸上,唾沫横飞:

“咱家看你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青天,而是包藏祸心、恃功而骄的枭桀之臣!今日杀了陈据,明日是否就敢效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了?!”

这已是赤裸裸的诛心之论,恶意攀扯,听得堂上堂下不少官员都皱起了眉头。

杜延霖面对如此污蔑,反而笑了:

“陈公公真是高看杜某了。杜某若有半分不臣之心,何需自缚枷锁,千里迢迢来京请罪?又何需在此与公公做这口舌之争?杜某所为,不过是为河南百万生灵,诛一巨蠹,求一个公道!事后伏法,心甘情愿。倒是公公……”

他话锋一转,直刺陈洪:

“陈据在外如此肆无忌惮,盘剥无度,逼反百姓,败坏陛下圣名,其背后,莫非真有依仗,以为即便天塌下来,也有人能替他兜着?而此人,是否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你放肆!”陈洪脸色铁青,指着杜延霖,“死到临头,还敢攀扯!来人!给我……”“陈公公。”严嵩再次开口,打断了即将失控的陈洪。他叹了口气,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杜延霖,你此言差矣。陈据行事或有不当,然其终是奉皇命而行。纵有罪过,亦当由陛下处置。你如此行为,置陛下于何地?置国法于何地?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知你此举,险些激起民变(指承天门外叩阙),更让陛下圣誉受损!此岂忠臣所为?”

严嵩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沉重而意味深长:

“今日之事,非独审杜延霖一人之罪,更是关乎朝廷法度之尊严,关乎君臣纲常之根本!陛下将此案交予我等会议,正是信重我等能秉公持正,维护纲纪。”

他缓缓站起身,虽老态龙钟,此刻却散发出首辅的威严:

“杜延霖之罪,事实清楚,律例昭然。然,陛下仁德,或许顾念其前功,或许体恤民意汹涌,一时难以决断。但我等身为朝廷大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因畏难、因惧谤,而缄默不言,而曲意回护?”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官员的脸:

“今日,本辅与陈公公奉旨主审,三法司诸位大人也在。然,此案关乎国本,非一二臣工可专断。顾本辅决定,凡今日在场四品以上官员,皆需就杜延霖之罪,具本上奏,明确奏陈己见!杜延霖,是该依律严惩,以正国法?还是该法外施恩,念功赦过?”

严嵩话音落下,都察院大堂内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严嵩何其老辣!

他深知杜延霖如今名望如日中天,万民景仰,士林称颂。

自己若强行主导定其死罪,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必将在史书上留下如秦桧构陷岳飞般的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这身后骂名尚且不论,只怕生前便要被那汹涌的民心和清议反噬清算!

于是,他便将这“恶名”分摊下去,逼着满朝文武一同下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