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15章 云在青天水在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云在青天水在瓶(3 / 5)

处于愤怒之中,让重臣前去宣谕劝散,在皇帝眼中,无异于向士子们示弱!此计……断不可行!

他需要一个方案。一个既能保全皇帝颜面,又能平息事端,且不至于造成太大动荡的方案。“王旒……”徐阶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思索:

“身为国子监司业,教导监生、维护士风乃其本职。然其不察大局,受一时蛊惑,竟率众伏阙,鼓噪宫门,骇惊圣驾!”他先给事情定了性:

“其行虽或有可矜之处,其罪却实难宽宥!国子监乃国家育才之重地,经此一事,已非其适宜为官之地。臣以为,当褫夺其司业之职……”

他顿了顿,视线似乎不经意地再次飘向精舍,带着一分试探:

“………贬为知县,外放地方,使后来者知所警戒。”

从正六品的国子监司业,贬为正七品知县,表面上似乎只降了两级。然而,个中天地之别,在场绯袍大员们无不心知肚明。

司业是京官,知县外放地方,这天然就差了一品。

司业是清流,而知县是亲民官,这又差了一品。

更关键的是,司业职位清贵,掌管监生教导,桃李之泽,无形中足以荫蔽一生!

徐阶抛出“贬为知县”的处置,可以说已经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了。

殿内一片安静。

严党觉得太轻,清流觉得尚可接受,都在等待精舍的反应。

然而,这一次,精舍内一片死寂,那象征圣意的铜磬,久久未响!

徐阶心中一凛。看来“贬为知县”这个处罚,皇帝嫌轻了!

几乎在瞬间,徐阶立刻转换口气,声音变得更加严厉,带着请罪的姿态:

“……然!”他果断转折,“其煽动士子,聚众滋事,于宫阙重地造成如此恶劣影响,仅贬为知县,确不足以肃清朝野,整肃纲纪!是臣思虑未周,有负圣恩,恳请陛下恕罪!”

徐阶的语气陡然加重:

“臣以为,当……降为县学教谕,并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这番更严厉的处置抛出,精舍深处沉寂了片刻。

“当一嗡!”

终于,一声磬响幽幽传来!

然而这声磬响,较之前两次,显得短暂而沉闷,仿佛带着一丝勉强,只响了半声便止住,余韵不足。似乎在说:马马虎虎,凑合吧。

徐阶和黄锦都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差别。

黄锦微微皱眉。

徐阶心里有点无奈,但好歹也是让皇帝满意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那群士子了,这才是最棘手的。“至于承天门外数千士子……”徐阶的声音带上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一丝决断,“其情虽激,其行已近胁君!若派兵驱散,恐生惨祸,动摇国本;若派大臣劝解,则恐助长其气焰,反被其挟持,更失朝廷体统!”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望向精舍:“臣思虑再三,窃以为……不若……暂且搁置,不予理会!”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连黄锦都忍不住抬眼看了徐阶一下。

“不予理会?!”吴鹏失声叫道:

“徐阁老!数千人围堵宫门,怎能不理?”

徐阶语气沉稳,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透彻:

“诸公试想,此辈之所以群情汹汹,无非因杜延霖之疏与王旒之鼓动。今圣意已明:赵文华拿问,杜延霖得褒,王旒被贬。是非曲直,已然昭彰。彼辈所求,无非“公道’二字,朝廷已给。再聚不散,则其心叵测,其行自绝于朝廷!”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

“而此时若派兵驱之,彼必借“朝廷残害忠良士子’之名,更激民愤;若派员安抚,则正中其下怀,使其以为朝廷可挟制!唯有置之不理,任其曝露于烈日风雨之下,其势自不能久。待其饥疲交加,人心涣散,自会散去。此乃……以静制动,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徐阶说到这里,话锋再转,抛出一个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