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 章(2 / 3)

湖山书院看过沈玉舟的老师,再出发。

入得城中,更是热闹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街边小摊贩们叫卖声不断,两旁高楼林立,各色招子迎风招展,每间客栈前都停满了车马,人员进进出出,店家脚不沾地。

那些来往人员,大多书生模样。

再过半月,便是湖山书院每两年一次的入院试,这些人都是来参加入院试的。

湖山书院于百年前创立,声名也曾显赫一时,然而后来因为战争被迫关闭,直到二十年前在昭阳长公主的建议下,先帝才下旨重开。

其目的是为培养能改变国家困境的有志之士。

重开后的湖山书院招收学生从来不看门第和出身,全看学生品性才学,不管是王侯公子,还是农家学子都一视同仁。

这二十多年,湖山书院光状元便出了三位,从此处出去的五百二十三名学生,更是无一落榜,他们大多主张新政改革,是支持周老太傅变法的主力军。

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还活着的人寥寥无几,也拦不住每年招生时都能吸引来大批学子来求学。

周老太傅被逼死,新政被废除后,不少官员上奏,建议关闭书院,却被皇帝置之一旁。

郁筝原以为今年的湖山书院的入院试应当不会有太多人,然而今年来此的人,却似乎并无减少,他们从城南一路到城北,才寻到一间有空房的客栈。

此间客栈,名为秋水,堂中亦是坐满了人,这些人亦大多是书生模样,他们有的坐在角落默默温书,有的三两成群互相讨论,也有的一大群聚在一处侃侃而谈针砭时弊。

他们衣着朴素,补了又补,对朝廷有失望,有不满,却没有放弃希望,依旧想要入局,尽力改变这样的世道。

而期间提起周老太傅,亦并非如他们先前所见皆恨不能亲手除之而后快,更多的是觉得惋惜,愤愤骂朝廷黑暗。

郁筝似乎有些明白,为何沈玉舟要她帮忙去看他的老师了。

******

湖山书院位于青州城南郊雀鸣山上。

初夏清晨,山色如黛,晨曦之下,隐约可见红墙青瓦的阁楼林立其间。

郁筝与周斐拾阶而上,递了拜帖。

很快便有人出来将他们引了进去。

是个样貌清秀的少年。

这个时辰,已是早课时间,书院很是安静,只有零星几个人在清扫落叶,偶有夫子与学生对答辩论的声音传来。

几人穿过石阶,径直去往后山。

后山是学院先生及家属和学生的住所,相较于前头更显雅致。

山腰有一方小塘,塘中荷叶翻飞,几个半大孩童在池中划着船儿采莲。

岸边三岁小女童拉着个姑娘的衣袖,嗷嗷哭着也要上船,那姑娘蹲身轻声安抚,小童却不依。

引路的少年见状,对郁筝与周斐抱歉说了声:“劳烦稍待。”

他行过去,不知同那姑娘说了句什么,姑娘朝这边望来,看到周斐时明显愣了愣,方朝他们行了一礼。

周斐微微颔首回礼,郁筝亦稍稍欠身。

少年哄了女童两句仍不见好,又变戏法般,从袖间掏出一包酥糖,女童方破涕为笑,又学着大人模样同少年道谢。

哄好了女童,少年才又来继续引路。

郁筝行了两步,未见周斐跟上,回过头却见他的目光久久却停在了那女童脸上,似见到了故人。

这几月,周斐对除了她以外的所有人和事,皆是淡淡。

郁筝见他如此,难免好奇,然而很快地,他便收回了视线,跟了上来。

未行几步,又见一处凉亭,两名少女正在凉亭中翻着花绳。

两个姑娘年龄相仿,皆十四、五岁的模样,一个着一身淡粉衣衫,一个着一身嫩绿色齐胸襦裙。

绿衫少女听得声音回头,见着来人,当即惊喜唤道:“周二哥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