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工作台上。
他转过身,走到陈明面前。
“小子。”
“嗯?”
“以后,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让我打狗,我绝不撵鸡。”
说完,他转身,冲着自己那帮已经看傻了的徒弟们一声爆喝。
“都看什么看!死人吗!”
“把那边的磨床全都给老子搬过来!今天,咱们不打铁了!”
“咱们磨牙!”
....
扭杆弹簧的问题,以一种最硬核、最直接的方式,找到了解决的曙光。
当晚,“作战指挥室”的灯,再次亮到了深夜。
陈明将那根刚刚由王大锤磨制出的、虽然只有一个齿槽却意义非凡的扭杆弹簧放在桌子中央。
“腿脚的问题,算是有了方向。”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现在,我们要把所有的零件,在这张图纸上,组装起来。”
他的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空白的绘图纸。
“林雪。”
“到!”
“通知下去,把厂里所有通过审查的绘图员,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全都给我叫过来。”
“现在,立刻,马上。”
半个小时后。
办公室里挤满了人。
十几个绘图员,加上李卫国、孙教授、王浩等人,将这间不大的屋子塞得满满当当。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陈明站在那张空白的图纸前,目光扫过众人。
“各位,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打一场硬仗,一场前所未闻的仗。”
“扭杆弹簧,解决了我们‘腿’的问题。”
“初步升级的发动机,解决了我们‘心脏’的问题。”
“由于军方给的只有整体大概图和子系统的图,那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绘制详细装甲底盘整体结构图!”
李卫国的眉头紧锁。
“陈总工,我还是不太明白。我们有零件图,有装配图,把它们组装起来不就行了吗?”
“问得好,李师傅。”
陈明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在图纸上画了一个代表发动机的方块,又画了一个代表扭杆弹簧的线条。
“你看,发动机启动,会产生震动,这个力,会通过发动机支架,传到车体上。”
他的红线,从发动机延伸到车架。
“车轮压过石头,扭杆弹簧被拧转,这个力,会通过悬挂的安装点,同样传到车体上。”
另一条红线,从悬挂点延伸到车架。
“两条线,在车架的同一个位置,交汇了。”
陈明在交汇点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在过去,我们造卡车,这里就是一块普通的大梁。它会不会变形,会不会断裂,我们不知道,只能靠经验,把它做得傻大黑粗。”
“但现在不行!”
“这里,就是我们设计的核心!我们叫它‘应力集中点’!”
“我们必须精确地知道,这两个力叠加在一起,到底有多大?方向是哪里?我们应该用多厚的钢板?用什么样的加强筋去抵抗它?”
“每一个焊接点,每一个螺栓孔,它的位置,它的大小,都必须经过计算!!”
王大锤他抓住了关键,瓮声瓮气地问。
“你的意思是,我这边焊得牢不牢,会影响到发动机?”
“完全正确!”陈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甚至,还会影响到刘师傅做的装甲,在被子弹击中时,会不会更容易开裂!”
整个办公室,鸦雀无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全新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概念给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