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横空出世(2 / 3)

一件事,“一本多少钱?”管事:“百文。”

“多少!?“书商震惊,“日前我在你这里买的文人雅士诗集还要两百一本,这,这本试题集只要一百文?你你没说错吧?”管事:“我们只是赚个辛苦费。薛先生也是如此。”书商激动的舌头打结:“薛一一薛探花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希望贫民子弟也有机会考上秀才?”

管事点头。

书商心里百感交集,他满腹话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听闻薛探花的妻子就是林娘子?林娘子的店在哪里?我待会过去用饭。”管事好笑:“不必如此。再说,此刻过去也晚了。林娘子只做早饭和午饭。今日还是先带书回去吧。改日上午早点过来。”书商离此地四五十里,再耽搁下去天就黑了。其实他离临安府近,临安府的书局也比凌云书局齐全,只是那边租金贵,人工也贵,哪怕用的纸墨一模一样,每本书都比凌云书局贵一到两成。书商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你先给我一本,过些日子再给我九十九本?'管事递给他一本,书商把身上玉佩递给他当定金。管事的给他写个收据,签上双方姓名,又加上手印,一式两份!

二十天后,这位书商再次出现,又跟王掌柜撞到一起。上次是一个出一个进,这次是同时进去。

管事担心有人模仿甚至买一本找几个人抄几本拿去卖,他就叫王掌柜再等等,等他做出三五百本,整个丹阳县的读书人谁来都能买到,让盗版卖不出再公开发售。

王掌柜希望薛理凭借这本试题集多赚点早日搬出去,所以他对此毫无意见。在这期间人歇版不歇,工人轮着印刷,管事又叫师傅们再雕一版,袁家还把识字的奴仆全部派过来,起初几天这些人都有些生涩慌乱,上手后无论工人还是来帮忙的奴仆都跟不知疲倦似的,一天出多本。近日一天可达二十本。管事难以置信,从来没有想过上手之后的他们能这么快。殊不知跟这本书的内容有关。

只要一想到日后家人考前不必求人,也不会因为不懂而紧张的到了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他们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王掌柜和同来的书商刚把钱付了,又有几位书商进来,他们前些天发现这本试题集就找管事订五十至一百不等。

所有人离去,管事就带着伙计去万松书院。前几日薛理把钱付了,顺便告诉管事他订的五十本书直接送到书院。薛理拿到这些书先给几位先生和院长每人一本,随后去教室,所有学子人手一本。

万松书院确实只有四十多人。只因富贵人家子侄多是去了临安府。书院以前想过收贫民子弟,因为不提供住宿,他们租不起城里的房子只能望而却步。如今书院的学生除了少数商人子弟和官宦子弟,就是穷秀才们。万松书院大半钱财也是用在秀才身上,免费食宿,还会提供笔墨。不过发放试题集还是第一次。

学生拿到试题集惊疑不定。

薛理解释,题目多是他们提供,如今书做出来应该给他们一本。先前薛理问过学生这几年的院试题,否则早在多年前就过了院试的他哪能写出“五年试题集”。随即又解释最后几页是他根据往年试题出的一套题。这些试题也有答案,且答案来自他本人。

学生们又惊又喜,出身富贵的学生认为有了这本书明年院试手拿把掐,秀才们想到可以手抄几本送给族人。这本书出自薛理,哪怕是院试题目也值得认真拜读。若是把薛理的思路读透了,兴许明年秋闱有望高中。薛理见他们重视起来,也到了午饭时间,提醒他们先用饭,随后去接小鸽子。

小鸽子所在的学堂早关门了,他等累了就坐在地上,托着下巴鼓着腮帮子,心里憋着一口气,他倒要看看姐夫几时来接他。薛理到学堂门外就看到这样一幕,他连忙过去:“我来晚了。”小孩气得起来:“还知道来啊?”

薛理过去接过书包:“今天有事。”

“又有人找你请教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