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代州大改革(2 / 8)

可若只是置之不理,难道世家就会安分守己了吗?”

庄淮刚开口时还有些紧张,但想想何榆不在,他若不站出来,恐怕只能听着这些乱臣污蔑她,因此鼓起勇气直接冲了出来。还好因为崇拜何大人,这段时间他也读了很多书,还请了男老师来教导,这才能反驳一二。庄淮心想。

他缓了口气,接着说道:“何大人不过是将潜在的危险提前激发出来罢了。若是放任下去,世家的野心越养越大,总有一天也会不满足于现状,要兴起兵戈的。”

皇帝颔首。

没想到庄淮说的如此在理,她虽然担忧北狄会趁虚而入,但却完全不觉得何榆做的有错,只是太激进罢了。

但现在想想,如若不用雷霆手段震慑世家,待其拧成一股绳,就更难攻破了。

旁边还有几个和何榆关系不错的大臣为庄淮叫好。庄淮受到了鼓励,更有信心了,接着说道:“其二,于郎中方才弹劾说何大人挑起世家私斗,却看不到这背后的好处。”“是吗?"于航冷嘲热讽,“就算你说出个花来,世家私斗也必然引起代州动乱,到时北狄入侵,你来负责吗?”

庄淮再次无视了她:“何大人此举,正好能引出世家藏匿的私兵,只要早做准备,将其一举拿下,还能将私兵收缴,不仅能收获军备,还能收编有训练经验的士兵。若将其编入代州官兵或边防军,反而会使边防更加稳固。”“何大人之才数倍胜于臣,因此,既然臣能想到,何大人一定也早就想过世家或起动乱,又怎会不提早做准备?”

“若是早有准备,世家的阴谋又怎会波及百姓,甚至整个代州?”“因此,臣以为于郎中方才所言皆为空谈!”“好!"何榆的好同僚,御史台的御史喻学为他叫好。庄淮拱手谢过,顿了一下,还是接着说下去了。“再者,臣以为,于郎中方才的弹劾,包藏祸心!”于航被直接点名,更是恼怒:“无凭无据污蔑同僚,庄大人,你就是这样做官的?”

皇帝都不耐烦了,怎么庄淮说一句,你于航就得冒出来找存在感。“于郎中,慎言。"有敏锐的人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好心提醒她。于航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心急,这才稳下心神,准备听听看庄淮想说什么。庄淮叩首:“代州经历莫名其妙的粮荒,刚刚安定下来,于郎中就急着弹劾何大人这样的能臣,她的弹劾中虽然三番两次提到会使百姓受苦,可实际上就是不愿看到世家动乱。她口口声声说何大人的离间计会使忠诚之士离心,奸佞之辈欲动,可若真是忠臣,又怎会看不出何大人背后的良苦用心,又怎会试图用陛下和朝廷的名望来站在制高点指责何大人呢?”“如于郎中这样利用朝廷声誉之人,才是真正的奸佞!”“况且,于郎中如此舍不得世家动乱,臣不得不怀疑,于郎中是否与代州世家有深厚往来,又是否有利益勾结?前朝名将魏高被奸人陷害时,用的就是挑起边境混狂的罪名,如今于郎中的劾状,与当日的还陷何其相似!”“古往今来,平定边境都是靠的强权和强军,如今何大人压制世家巩固朝廷统治,甚至未用权势压人,如此大的功劳,非但没有嘉赏,反而受到了逸言弹劾。”

庄淮转头看向于航:“于郎中方才言说,何大人之计若被州县竞相学习,恐生大乱。可如今朝廷若是听信了于郎中的谗言,诬陷了忠臣,使边疆将领寒心,使天下能臣再不敢大胆行事,只能畏首畏尾,这才是会生出大乱子的事情!“恳请陛下明鉴!”

代州。

果不其然,何榆分层收税的政令一经下发,百姓议论纷纷。人们围着官府的布告,逐字研读。

“怎么还能不让人种地啊!”一个圆脸女人愤怒地说道。“就是啊。"周围的人很快就附和起来,“这不是想要饿死我们吗?”“竞然还有这样荒唐的官府。"另一边的瘦高女人很是不满,“越是勤奋竟然越是要加税!那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田地荒掉吗?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