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宁得岁岁吵>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1 / 7)

第51章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2003年开年,乍暖还寒,北京城里飘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儿。1那年二月,国足在天河体育场逼平了五星巴西,零比零的比分从电视新闻里传开,成了开年最新鲜的一件稀罕事。

也就在那个下午,许岁眠被父母领着,第一次踏进西郊大院,去新单位的领导家拜码头。

那是一栋苏式风格的红砖小楼,外墙上还挂着去年留下的干枯藤蔓。走进门,一眼就看到客厅里的军绿色沙发,靠背上搭着条米白色蕾丝巾,玻璃茶几底下压着方绲金边的绒布。

触目可及的亮亮堂堂。墙上还挂着的毛「主席视察工作的相框,一切浸在午后的光线里,透着一股沉静的严肃。

许岁眠安静地坐在沙发边缘,手指拘谨搭在膝头,听着大人们说着些她半懂不懂的场面话。

直到话音被一声巨响撞得粉碎,“没输!平了!牛逼!”木质楼梯被踩得咚咚响,一个身影炮弹似的砸进客厅。男孩顶着一头乱毛,浑身上下只穿了条蜡笔小新图案的印花裤衩,,小新的大象鼻子恰逢其会地翘着,汗涔涔的小身板在日光灯下泛着油光。满客厅西装革履的大人们一时竞没人出声。也不知是谁先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紧跟着一片哄堂大笑。谢卓宁这才后知后觉地臊了,耳根通红地骂了句:“操……”

“小兔崽子,没规没矩!"端坐主位的谢老爷子举起手指点着他,看似斥责,眼角笑意却藏不住。一旁的姜蓉赶忙起身,笑着把小祖宗往自己身边拽:“赶紧给我回来,别在这儿丢人了。”

那时的姜姨还没离婚,眉眼总是弯弯的,温柔地发光。许岁眠低下头,悄悄把嘴角那点笑意抿了回去。很多年后她再回想,才明白那日喧嚣午后,穿透了厚重窗帘的阳光碎片,和那个穿着滑稽短裤出现在大家面前,莽撞又鲜活的少年,大概是谢卓宁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

就这样,许岁眠和谢卓宁成了这偌大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只不过一个住的是带小院和卫兵站岗的二层苏式小楼,一个住的是走廊里堆满白菜冬储,常年飘着饭菜油烟味儿的筒子楼。

那年许明远刚满四十八,部队转业后凭着过硬的技术背景和对口政策,安置进了隶属京区某部下面的一家核心国防科研单位,任了副职。大院自有其森严的等级和规矩。像许家这样的新来的,又是技术干部出身,能分到筒子楼里一套两居室,已是组织上考虑到他服役时参与过重大涉密项目的一种照顾。要知道,多数同级别转业干部还在排队等老楼周转房。至于家属区里那些独门独栋的二层小楼,那是首长们的待遇,得熬资历,或者有更大的功勋。

拜访谢老爷子,是搬进来后的规矩。那天许明远特意换上了旧军装,神情肃穆。许岁眠跟在父母身后,从喧闹的筒子楼区走向静谧得只剩风声的小楼区,隔着一排光秃秃的白杨树,却像隔着一整个世界。那时的她也不曾料到,这道界限,会因她和那个穿蜡笔小新裤衩的少年将变得不再分明。

许岁眠就这么转学到了北京。那是零三年的春天,她刚满九岁,读小学三年级。对于父母口中调进北京单位的重大意义她毫无知觉,只模糊觉得这大概又是一次短暂的停留,毕竟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转学了,小小的心里对稳定二字早已失了概念。

子弟学校的教室里,讲台上的小姑娘站得安静。底下坐着的全是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一口京片子自成一片天地,眼神里透着打量和机灵。“我叫许岁眠。“她声音细细软软,隐约带着点南方口音,“从四川来。”老师温和地引导着多问了几句,她也只是问一句答一句,多一个字都没有。那股子与年龄不符的静气,让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拽”。很多年后谢卓宁跟她掰扯,说她小学刚来时那自我介绍就叫一个目中无人。许岁眠根本想不起。那不是故意,纯粹是转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