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两京纪事> 洛阳(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洛阳(一)(2 / 3)

大河文明的代表,大唐占据中原,百年屹立不倒,今日虽然有短暂的衰落,却也依然是周边民族当之无愧的表率。”

徐回朝着中原的方向躬身参拜,以示对祖国的仰慕,“所以无论今日的南诏在国力上孰强孰弱,但从历史渊源和立国基础来说,它永远都是唐朝的属国。他一番措辞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犀利而不失风度,真不愧是一个可以代表大唐的使者,郑蛮利闻言大笑,抚着他的手说:“大唐有卿这样的人,才能如此具备号召力,有卿,才是当之无愧的百年屹立不倒。”徐回谦卑地回应:“大人谬赞,其实大人心里也跟我有一样的看法,不是吗?”

郑蛮利眼角精光闪现,对他愈发欣赏,但是他还是想听一听他会怎么说。郑蛮利示意他说下去,徐回不卑不亢,接下来的话更是直中要害。“南诏跟吐蕃结盟的二十年,吐蕃向南诏索取高额赋税,连年强征南诏兵马,压迫南诏百姓,逼迫南诏士兵为了吐蕃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唐吐战场上,遍布着南诏各民族的皑皑白骨,南诏下自士兵黎民,上至将领王佐,一定对吐蕃恨之入骨。不然,就不会有雅州的南诏骑兵冲进吐蕃军营,不顾一切屠杀吁蕃人泄愤的事件发生,这些,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南诏急于摆脱吐蕃,然而依照南诏现在的国力,虽然可以在西南民族里独霸一方,却无力承担跟吐蕃断交的后果。”“唯有在吐蕃之外,再找一个盟友。”

“南诏,需要大唐。”

郑蛮利欣赏的眼光已经掩盖不住,呼之欲出,这位中原来的使者,不仅博古通今,更能见微知著,凭借一些细节,就对南诏的困境洞若观火。郑蛮利佯作傲慢道“卿以为,盟友就非唐朝不可吗?”徐回斩钉截铁地说:“大唐可以帮助南诏牵制吐蕃一半以上的兵力,所以南诏,非大唐不可。”

车轿停了,外面的天色已晚,随行的仪仗兵躬身到车门前面说,“王师,王的寝宫到了。”

郑蛮利沉肃道“知道了。”

他们并没有下轿,郑蛮利再次看向徐回,温声向他表达歉意,“卿说的不错,雅州的南诏骑兵擅杀吐蕃人,的确是对两国联盟的破坏,不过卿应当不知,那日率领骑兵队的是吾王的王叔,王叔这件事做的不妥,吾王正在宫中审判他,要劳烦卿与我在此处再等片刻。”

徐回并没有拆穿他的谎言,而是善解人意地说:“我愿意等王到深夜。”郑蛮利再度惊骇,他面露异色,骇怪地打量他,涩声询问:“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徐回微微一笑,表示这并不难知道,“我观察到,苴咩城内遍布着吐蕃的使者和暗探,如果被他们发觉南诏王接见唐朝的使者,一定会给南诏带来灾祸,所以我推知,王一定会在深夜接见我。”

郑蛮利苦笑,笑音由低沉渐渐变为爽朗,他盯着面前的高丽少年看了好一会儿,年迈而昏沉的眼睛,目光一瞬间显得神气霎铄,他扶住车窗,猝然倾身,满含渴求道“卿可愿留在南诏?”

“我将爱女嫁你,奏王聘你为相,可好?”“只要你愿意,你明天就是清平官。”

“南诏……在你手中,未来必将雄居东方,”郑蛮利求贤若渴,不厌其烦地说“你愿意留在南诏吗?”徐回不愿意,他彬彬有礼地告诉郑蛮利“在长安,还有我爱的人,她在等我回去,”

“只要我活着,就永远不会抛弃她。”

郑蛮利不以为意,他谆谆劝导徐回“上天给了你这样的智慧和头脑,必然要叫你建立远大的理想,等你到了我这般年纪,就会明白,男女情爱不过如梦一场,年少的爱人更是如过眼云烟,′爱′是世间最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到底,它算什么呢?”

“爱一个人,远不如爱天下人来的重要。”“你应该放下心中的私念,把这爱化解为对天下人的奉献。”徐回坚定不移道“也许这天底下有一点聪明的人,他们追求的东西,都应该如大人所言,毫无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