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让你宣传环保,切尔诺贝利什么鬼> 第110章 石棺阶梯式护墙完工(盟主加更 6/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石棺阶梯式护墙完工(盟主加更 6/10)(1 / 2)

《消息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石棺阶梯式护墙的竣工,这一消息在建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用玩家组成的中型机械制造部605建筑小分队的第三班人马已经悄然进驻禁区。而且另一支由一万一千人组成队伍正在加速推进项目。

相比于老杨攻略组,老费力攻略组的进度虽然慢,但是剧情方面更加全面一些。

在老费力攻略组,不少观众才开始彻底了解那位总工程师,也开始完全了解那所谓的“猛玛象”项目。列夫·博恰罗夫,一位在中型机械制造部工作近30年,拥有相当经验的人。

这位51岁的中年人,身着棉袄,头戴贝雷帽,步履矫健地踏入特别禁区。

清澜此时正处于他的队伍当中。

列夫·博恰罗夫告诉他,他自己曾在职业生涯初期参与了中型机械制造部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在哈萨克斯坦一个荒芜的沙漠半岛的铀矿附近,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5万人居住的城市一一舍夫琴科。并且还曾调动一支由1万名生活在铁丝网后的古拉格囚犯组成的劳动大军,主持建造了该城市的铀处理设施、世界上第一座商业性“增殖”反应堆、地球上最大的核动力海水淡化厂,以及从电影院到牙膏厂等一系列必要辅助设施。

在切尔诺贝利,博恰罗夫面临的是中型机械制造部工程师们在现场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他需要将四号机组周围的钢棺封闭,为已成废墟的主厂房加盖屋顶,

并在三号机组与四号机组之间建造一道厚实的混凝土墙,以隔离反应堆建筑的受损部分,确保其他反应堆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然而,该项目已经严重超期,修订后的时间表依然显得荒谬且不切实际。

从外观上看,四号机组已失去了核电厂的特征。

其炸碎的外立面被内填砂浆的钢制陡墙封闭,这是借助防御土墙,混凝土泵和德马克起重机完成的。在主厂房和暴露的反应堆堆芯上方,辐射水平依然极高,铆工和焊工无法进入施工。

因此,石棺的钢制部件只能预组装为起重机最大负载能力所能及的组件,然后依靠重力保持稳定,宛如一座巨大的钢铁纸牌屋。

工程师们根据组件的形状或大小,为其起了各种绰号:帽子、裙子、章鱼、狗窝、飞机、曲棍,以及最重要的东西,一条70米长、重约180吨的钢梁一“猛玛象”

这个庞然大物必须使用特殊制造的拖车,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缓慢拖拽就位。

博恰罗夫和他的工程师团队将工程总部设在四号机组前方的一栋楼中,这栋楼的墙壁厚达1米,由混凝土制成,事故前曾计划用于储存液体放射性废料。

如今,在这片遭受重创的区域中,这里是整个核电站综合体中污染程度最轻的地方。

指挥中心的谢尔比纳。

这位最早于列加索夫在飞机上同行,并且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厂长送进监狱的人。

此刻每天在此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并每24小时向戈尔巴乔夫通报最新情况。

中型机械制造部年过八旬的掌门人叶菲姆·斯拉夫斯基也是这里的常客。

在这座权宜之计的掩体中,工程师们通过遥控电视摄像机网络监控石棺的组装。

他们的眼睛紧盯着一排电视屏幕,上面显示着从建筑工地上最危险区域传来的画面,通过步话机向起重机司机发出指令:“往上一点!”“下来一点!”“向左靠!”

“向右挪!”操作德马克起重机的人员被15厘米厚的铅皮层层包裹在驾驶舱中。

眼前一片漆黑,只能凭借一个小监视器上闪烁的、代表起重机吊钩的放大的黑白图像来做出判断。博恰罗夫本人也在一片黑暗中工作。

尽管石棺的最终组装已经开始,但他手头仍没有石棺的图纸,无法在废墟中进行准确可靠的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