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外汇之神400美金血洗全球> 第207章 车轮战争:天工裂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7章 车轮战争:天工裂变(3 / 4)

曾书郡的加盟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天工新能源,为这个新兴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柠德系团队(以黄世霖为首,主攻三元锂)与天工原有团队(主攻磷酸铁锂)在技术路线上存在严重分歧,内部暗流涌动,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王辉的决断快如闪电。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团队之间的矛盾,将会对天工新能源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当即黄埔投资集团发布重磅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战略重组:将“天工新能源公司”正式拆分为两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

天工电池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三元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黄世霖出任董事长兼CE0。黄埔投资集团持股50亿股(对应83.33%权益),天空控股持股10亿股(对应16.67%权益)。天工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研发,并负责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由曾书郡出任董事长兼CE0。黄埔投资集团出资15亿,天空控股出资3亿,共计18亿注册资本。黄埔投资集团持股50亿股(对应83.33%权益),天空控股持股10亿股(对应16.67%权益)。股权激励:两家公司均实施激进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黄埔投资集团将其持有的每家子公司50亿股中的45亿股(即每家子公司总股本的75%)设立为“员工分红权池”。该池股权仅享有对应比例的分红权,无所有权和投票权,员工在职期间享有,离职或退休后自动由公司回购。

曾书郡被授予天工汽车5%的分红权(对应2.5亿股分红权)。黄世霖被授予天工电池5%的分红权(对应2.5亿股分红权)。

成立控股母公司:黄埔投资集团出资2亿人民币,成立全资子公司“天工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将黄埔投资集团持有的天工电池50亿股股权和天工汽车50亿股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天工新能源集团名下。自此,天工新能源集团成为天工电池和天工汽车两家核心子公司的唯一控股股东。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两家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设立产业基金:天工新能源集团出资2亿,联合天空控股(出资1亿)、天工电池公司(出资1亿)、天工汽车公司(出资1亿),共同发起设立“天工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股权结构:天工新能源集团占40%,天空控股占20%,天工电池占20%,天工汽车占20%。

该基金将专注于投资上游锂矿资源、中游关键材料,下游充电基础设施等新能源全产业链核心环节。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产业投资,进一步完善天工新能源的产业链布局,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至此,“天工系”新能源帝国架构初现峥嵘:

“双核”驱动:天工电池(三元锂,黄世霖掌舵)与天工汽车(磷酸铁锂+整车,曾书郡掌舵)独立运营,良性竞争,覆盖主流技术路线和市场。两家公司将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天工新能源的发展。

“一投”布局:天工新能源产业基金,如同触手,深入产业链上下游,构建生态壁垒。通过产业投资,天工新能源将能够更好地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控股”统筹:天工新能源集团作为顶层控股和战略中枢,将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两家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消息传出,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各大互联网巨头的高管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杭市,阿里总部。某战略投资会议上,气氛热烈而紧张。一位高管指着屏幕上的新闻,满脸震惊地说道:“王辉疯了吗?2010年全国新能源车才卖1.28万辆!连油车的零头都算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