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吕布:草根活该被看不起?> 第171章 董卓与士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董卓与士人(1 / 3)

第一百七十一章董卓与士人

门下省主官位侍中,由吕布认为文武双全的关羽担任。赵云,太史慈等则担任门下侍郎。

虽说门下省的武将掌管监察工作,但如今却是最没存在感的。因为吕布自己就是武将之首,深得武将们信任,而关羽等人平时还要带兵,基本门下省的人,都是谁方便,谁就轮流跟吕布及其他文官一起讨论政事。

这本身倒也没什么不好,对吕布来说,眼下的这些文官,他其实是信得过的。而门下省的设立,更多的是为了以后,如果统治者不再是吕布,那么让关西武官监督文官不要以权谋私,堕落腐化,便十分重要。吕布会做出这种改革,当然有前世记忆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从目前已有的制度进行发展。如果仔细看的话,尚书六部的职能,实际上就和实权时期的三公一脉相承,司徒主管人事,司空主管工事,而太尉主管兵事,三公之下,又各自又设立曹属管理具体的事务。而将这些曹属的职能拆出来,大概就是这六部的职责。

如此,吕布秦国的行政权本质上归于中书、尚书两省,以武人主导的门下省为监督,三公九卿都不再开府,且都不常设,而两省的令和监均为中两千石的官员,郎则为二千石。六部尚书则为二千石,郎则为六百石。

而之所以让贾诩和荀攸在中书省,是因为这两位善于出主意;而贾丰、荀朗与李悦三人,均是在具体施政上很有心得的人物。

这一番改革,其实本质也并没有改变吕布原本理政的结构,吕布要发布政令,还是要把这几位一同请来商议,最后自己拍板,无非是把这些行政方式以国家的制度正式确立了下来。

吕布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为初创的秦国订立了基本的制度,而在这期间,他的王府中也出现了一件小事。

他的桌案上,留下了一封信。

【将军……或者,我应该称您为大王了,恭喜您得到如此高位,只可惜小女家里有要事发生,急着赶回雒阳,不能和大王共事了。

小女期待将来还有和将军再见的一天。

任红】

任红离开了,没有和吕布道别。

其实吕布也隐约察觉到了,也许她的离开,不仅仅是因为“家事”,实际上,当吕布被封为王时,她就已经提出了质疑。

作为士人之后,虽然任红能够理解自己的理想,但对于吕布称王这种违背高帝白马之誓的举动,她恐怕是难以接受的。

“任红姑娘走了?”吕月不知不觉便出现在了吕布的身后,她有些好奇地问道。“是因为主人称王了吗?”

“你还真是敏锐,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惜了,明明是个百年难遇的满分美女,却没被主人留住。”

“也没什么可惜的,既然我选择和董公合作,就不可能拒绝封王。”吕布默默收下了任红的信,说道。“虽然她是个特殊的女人,但不论她再怎么特殊,我也终究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影响我在事业上的决定。”“还真是主人的风格……

不过,主人也没必要再我面前逞强哦,娶不到任红妹妹,我还可以每天陪你嘛!”

“每天就算了………”

在朝中,董卓也继续扩大着自己的权势。与吕布不同,董卓从来没有试图培养过属于自己的文官团队,以至于他只能大量启用关东士人。

为了拉拢士大夫,他在那天与吕布告别后不久,就提出要为窦武、陈藩翻案,而这件事也确实得到了他提拔的士人,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的支持,并任命其子孙为官。

得知此事后,吕布特意写了一封感谢的奏章上奏给陛下,感谢他赦免窦武,让吕布的王妃得以恢复名誉而也随着这封奏章,世人才知道原来这位吕布的王妃就是窦武的小女儿。本来还有很多人不信,但被董卓刚刚召入朝廷为官的蔡邕,却表示这事是真的。

他还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