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晨光才渡窗棂,院中露痕犹凉。
【游龙纵】
【等级:LV.3】
【熟练度:50/1000】
三级,已越过“入门”“小成”两槛,按武修旧说,正是大成之境。
林秋心念一动,袖底微摆,身形倏忽。
一步踏出,似龙鳞错落,连闪三丈,落点轻到连露珠都未惊碎。
再一转踵,脚尖划弧,腰脊如伏蛟翻浪,人在虚实之间连掠五处檐角,只余淡淡雷吟随身而起。收势抱元,他静立原地,衣衫既无尘土,亦不见呼吸紊乱。若旁人自屋檐探看,只能捕到一道青影与接续的回声,稍纵即逝。
“步有七转,劲分三伏,一念即至。”
林秋暗自评鉴,确信此时的《游龙纵》已能在战局中瞬接暗劲、借势制敌,远胜昨日的拘滞。不过,他的眉头却微蹙,“此身法贵在灵动,而混元桩静若磐石,劲路不和。”
思及此,在藏经阁翻得的一页残卷浮上心头,正是一门上品桩功。
卷名《潜鳞桩》,只寥寥三式:坠水、浮沙、翻波。
据述,桩势似鱼潜似鳞伏,劲自足底渗达脊梁,专为配合游身步法所创,可聚劲于转折,爆发于刹那。其奥妙,远非常规入品的《混元桩》所能并论。
念头一定,林秋沉腰敛息,再度起桩。
《混元桩》不过观内启蒙之法,专供外门弟子强筋活骨,以筑最浅根基。
若论真正在搏杀中蓄劲破敌,终究力有未逮。
这部《潜鳞桩》才是内修外发、动静皆刚的上选,桩似潜鳞藏锋,劲可一折三转,转中再爆,方称“养身而兼摄敌”的正途桩功。
林秋不作停歇,一式三转,脉动如涌,恍若蛟鳞暗闪,并周而复始。
九遍之后,汗水已濡襟,却觉四肢轻健,胸腔鼓荡如洪钟。待第十遍收式,足跟轻震,一缕暗劲沿脊爆散,发丝皆微扬。
视线中,熟悉的面板随之跃现。
【技能升阶:潜鳞桩 LVO→ LV1】
林秋心头生出雪亮明悟。
气机仍在体内翻涌,结合桩功,他顺势迈出《游龙纵》两步,步虚若鳞闪,劲借桩底回荡,才一掠身,身影已如电射丈外。
“好桩!”
林秋朗声一笑,袖底劲风乍扫,四散露珠碎作晶莹雨点。
身形初定,丹田与脊梁间似有暖炉鼓荡,骨节轻震,血声轰然,如江潮拍岸。
武夫九品,本为炼体初阶。
其标志在于:筋膜如韧革,骨若精铁,掌可裂石寸许,负重百斤而行十里不乏。
入巅峰时,更能于瞬息间迸发千斤暗劲,跃檐登墙,不借外力。
此境虽仍属“凡躯”,却已立在超凡门槛前。
而林秋此刻,脉息绵密如龙吟,气血雄浑比肩煅药炉火。
昨日初揣桩法时,他尚处九品中段;一夜过去,桩劲与《游龙纵》相生相合,竟在天光乍明之际跨过数道暗坎,直抵九品巅峰。
他舒掌凝拳,自觉臂骨沉稳、指节如漆铁,暗劲收发比昨日敏锐一倍有余。
那是桩劲三折回转叠加所赐。若再有外敌,他只需一步潜身、一拳腾蛟,劲透寸外,便足以轰碎同阶护身罡烝。
气修之路,他同样立于九品极顶。
修《清微内景》所聚真悉,早已在体内结成轮转小周天;雷法、符术皆可随念勾动。
武、气两脉并峙,本就难得,而他尚兼有“采药人”淬胆之毒抗、“兽匠”驭兽之助,以及“道士”制符驭雷之奇。
多途汇流,使他的实战底蕴远超寻常九品巅峰。
“武修一步即八品,气修亦将破桎。”
林秋抬首凝望,晨雾在眉睫间散作淡金,心念却忽然一转:“若再取符材,磨炼【清神】,武、气、神三道并进,岂不更稳?”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