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最后说那个字落进心间,林衔月本就跪在地上的身子再度伏低。
“臣乃罪臣,不敢僭越。”她闭着眼,声音郑重但依旧听不出任何情绪。
“头抬起来。”皇后郑绾书下达命令。
从进门开始,林衔月并未看皇后一眼。
她照做,起身跪直,目光终于落到那张精致端丽的面容上,可岁月似乎没有留下任何风霜。
“你还是这么瘦。”郑绾书的语调温和得像在关心一个离家多年的旧人。
她下了榻,步履平稳,一边朝林衔月走近,一边道:“我让人备了些补品,会送去你府上,你已经成家了,身体更要照顾好才是。”
说着,郑绾书精致宽袖下的手伸了过来,肤如凝脂,似要抚她的脸颊。
可林衔月立刻膝行着往后退了一寸,垂首伏地,“君臣有别,娘娘莫脏了手。”
气氛微顿,郑绾书的手停在空中,似被一记无声的巴掌扇了回来。
她微微蹙眉,似是叹气,“你小时并非这么倔强的,那时你生病发热,我不过握着你的手,你就抱着我不肯松开……”
她看着林衔月俯身的背影,语气低软:“我以为你长大了也会记得。”
林衔月当然记得,那时兄长接她回家,可路上下雨,他将外袍盖在她身上,回来便发热了,不想娘亲竟亲自来看他。
后来,林衔月自己故意浇了冷水,终于发了高热,可是娘亲只是站在床边看了一眼,淡淡吩咐下人多照看些便转身走了。
五六岁时,父亲成了林大将军,常年在外,可林府很大,娘亲很忙,林衔月一直以为每个人的家都是这样的,况且还有兄长对她很好,但是那个讨人嫌的小皇孙就不一样,谢昭野经常往他母妃怀里钻,腻歪撒娇,从未因此遭到斥责。
但要说郑绾书待她不好,倒也不算,她安排最好的女先生来教她规矩、礼仪,衣衫也一律从宫中绣坊挑选,剪裁讲究,颜色得宜,夏日有冰盆花露,冬日送来羊脂膏。
可林衔月不爱这些,父亲征战前,让郑绾书别对她苛责过高。
郑绾书却说:“若她是当年郑氏的女子,早被罚了十几遍了,你若不愿,那便罢了。”
林衔月在幽苑,有人对她说过:“郑氏一族的女子曾各个都嫁与皇室,皇后本就该是贵妃命,却嫁给林大将军守了几年活寡,幸好圣上记得当年旧情,你呀,就忘了你娘吧。”
郑氏被贬因此落没,母亲这才嫁给父亲,留在京城。
“臣……记得,”林衔月尽力诚恳,接着婉拒郑绾书的叙旧,“不知皇后娘娘今日召见,是否有其他的事,无间司还有案子要查,免得陛下动怒。”
郑绾书收手回袖,又叹一口气,坐回榻上,“看来你确实还在怪我,我在此位也并非我愿,若非我答应嫁给他,我又怎能保住你性命?可最后,他竟然只让我选一个……”
她似乎是自言自语。
“那年你还小,我不愿多说,现在你也见多了,我若留下她,罪臣之女能有什么好结果?不是为妓就是为婢,我也不忍看她受苦,只盼她来生投个好人家。”
“我知道无间司不好待,你又受了五年幽禁的苦……可我也尽力将你保了出来。”
“我知道你喜欢郡主,我劝皇上赐婚,林府我也还给了你,”她声音轻轻的,眼中甚至泛起一丝柔光,“我对你,还不够好吗?”
林衔月目光落在她裙摆的金绣团凤纹上,一言未发。
赐婚明明是庆临帝拿来威胁裕王的筹码,却被她冠上了“成全”二字,那幽苑的五年,她甚至没有亲自探望过,似乎自己已经死在了幽苑。再者,若是当年二人都活下来,兄长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受苦。
况且就算受苦,又如何?
林衔月如今竟也理解了谢昭野,这些堂而皇之的不得已、没办法,听起来是多么的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