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六十二章
獬既然不愿和她说明白,张静娴便没有再纠缠,她拿着针袋慢吞吞地向屋内走去。
一只脚抬起,另一只脚还未落下之时,琴声响起,如大地低吟,浑厚深沉。琴声之后,她看到了一个优雅挺拔的背影。和往常一般,男人身着一袭深色衣袍,只是今天,他的头发未完全束起来,随意地披散在肩膀上。前世,张静娴无数次地摸过他的黑发,一根根发丝的触感硬而锋利,她曾和他开玩笑说可以拔下来几根给她当作弓弦使用。后来,谢蕴送给她一根崭新的弓弦,她用着很顺手。只是在她离开后的第一个晚上,弓弦便生生被人扯断了。
回忆结束,张静娴的目光硬生生地从他披散的长发上移开,自己寻了房间的一个角落,静静垂首站立。
琴音微顿,随即变得尖锐激昂,仿若刀戈相向,玉盘碎裂。停留在角落的女子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想堵住耳朵,却又觉难得听到谢使君弹琴,继续保持不动。
一刻钟后,琴音戛然而止,谢蕴挥了挥衣袖起身,垂眸对上她的眼睛。张静娴是有几分听入迷的,出身和经历所限,她可以接触到的乐曲少之又少。村中老人教给她的古调是她唯一会的曲子,但也只能用随处可见的叶子吹奏看到她眼中的痴迷,谢蕴神色不变,单手拨弄了一下琴弦,显得有些随意,问她,“听够了吗?阿娴。”
张静娴蓦然惊醒,扯开嘴唇礼貌地夸赞,“郎君弹的一手好琴,正如《列子》中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已会旁征博引,想来阿娴这几日读叔父的文集颇有收获,识字亦不在话下,”谢蕴淡淡开口,又问她,“所以,予你舅父的书信写好了吗?”距离雅集,已经过了三日了,一封书信他也等了三日。闻言,张静娴一怔,其实她不大想让谢蕴经手自己给舅父的书信,因此才迟迟未写。
“没有?那就现在去写。"他眼底闪过一丝嘲弄。“我……“张静娴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可是,她张开嘴唇才发现能用的借口已经被他否决了,不识字不会写?那她怎么随口而出余音绕梁的典故。“我先为郎君扎针。"她只好拿出了手中的针袋。“不需要,日后也不需要了。“谢蕴朝她走近,长腿没有一分不适,在蔡家庄园修养了这些天,他的伤势明显接近痊愈。毕竟上等的伤药和补品每日都用着,他也无需自己推着简陋的辇车走凹凸不平的山路。
“好,我以后不会再过来为郎君施针。“张静娴默默将针袋放下,既然已经没有用了,她准备出门时还给獬。
“书信,在这里写。”
琴架的旁边就是一个宽敞的书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谢蕴侧了侧头,并未放她就此离开。
“是。"张静娴抿了抿唇,缓慢地越过他的身边,挨着琴架坐下。她展开了一张雪白的宣纸,刚要提笔去写,结果发现无墨,于是赶紧放下毛笔,略有些笨拙地研起墨来。
谢蕴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定定看着她一系列手忙脚乱的举动,神色冷淡。
一直到她研好了墨,提笔写下第一个字,他的位置和目光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感受到身后真切存在的气息,张静娴的手抖了一下,墨水落在纸上,立刻变成了模糊的一团。
按理说,这张纸便废了。
但张静娴不舍得,她在一声轻笑中小心翼翼地将被染黑的一侧撕下来,对着洁白的另外一侧又落笔。
“舅父亲启,离家数日,甚是想念……至武陵郡城,一切安好…使君予我新衣,每月又有数金,用之不尽……后有还家之日…莫忧莫忧。”一个个稚嫩的字体跃然纸上,谢蕴垂着眼皮,从头到尾,漫不经心地看过了整整三遍。
“郎君,我的书信写好了。"张静娴对此无可奈何,只能鼓着脸颊吹了吹纸张,耐心地等着笔墨全干了,将信递给他。谢蕴接过她手中的信,慢条斯理地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