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胡常山铁塔一样站在门口,任由风雪席卷,他也巍然不动。
安昕倒是半夜好眠。
第二天,风雪停了,太阳照常升起。
伍仁县的活力,也随着这一轮红彤彤的太阳而焕发出来。
家家出门扫雪,街上也传来叫卖的吆喝。
张三在“孙羊早店”囫囵吃了一碗馄饨,满足的打着哈欠,朝着县衙去办事。一上街,就看到一队挎着刀的衙役从永安街上跑过,也不知道是去做什么。
怀揣着好奇,走了一段路,就又看到了一队衙役索拿着两个黑厮朝着县衙走去。
“这不是大刀帮的刘三爷、鲁大爷吗?”
他心里震惊。
往日里,这俩爷常常去他们那条街市收规费,得月月不落的给他们上供奉钱。
没成想,竞然被抓了!
怀揣着心里的震惊,忍着回街市和人分享的冲动,继续往县衙走去。
结果,一路上遇到一波又一波的衙役,同样索拿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刀帮帮众。
有的他认识,有的他不认识。
“伍仁县这是要变天了?”
他震撼的想。
今年四十岁的他,从出生就是听着童氏武馆的名声长大的。
不论好名坏名,人的名树的影,武馆在他们这些伍仁县土著的眼里,那就是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一片天。哪有天塌的道理?
但现在,眼见这情形,却又让他忍不住去想。
直到来到县衙门口,见到不少人围观告示。
有个礼房的书办,正在高声解读告示。
他凑过去一听,才知道告示上所书的,都是大刀帮为非作歹,作威作福的事情。
和赌坊勾结做局,把清白人家弄得妻离子散。
和窑子勾结,把良家女子拐进青楼窑子卖笑接客。
最让人生气的,还是他们还偷抢小孩,硬生生把他们的腿脚折断乞讨。
有的还给他们皮都撕开,粘上动物的皮毛,去当猴子耍乐骗钱。
书办分享了几个案例,让张三听了有着感同身受的愤怒。
“太过分了!”
“我早知道大刀帮那帮畜生坏,没想到是头上生疮,脚底流脓一一坏透了!”
“令人发指!”
百姓们议论纷纷。
“谁不知道大刀帮背后是武馆,他们大刀帮做这事,肯定都是武馆指使的!”
有人喊道。
人群一滞,随即也有人开始附和。
虽然对武馆有所惧意,但有人开始谈论的时候,百姓们也被这些刺激的话题吸引。
张三登记走进县衙以后,发现今天的县衙气氛明显紧张,让他有种今天不该来办事的感觉。除了六房书吏,三班衙役进出不停,还有一些穿着甲胄,背着铁棍(火枪)的人在县衙里随处可见。县里好像真的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