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撞力道极大,顾娇猝不及防,额头“咚“地磕在船帮上。
待她抬头时,只瞥见个戴斗笠的灰衣人匆匆钻入人群。
撞了人就逃,连个赔礼都没有?
顾娇心头火起,提着裙摆疾追几步,一把揪住那人后襟。
“这位好汉莫非是瞎的?撞了人连句'得罪'都不会说?“
那人佝偻着身子,声音沙哑:“小娘子恕罪,在下急着寻人...“说着竟从袖中抖出几个铜钱,“这点茶钱权当赔礼...“
见对方这般作态,顾娇反倒不好发作。
她揉了揉泛红的额头,终究松开了手。
待赶到船尾膳房时,厨娘刚揭开蒸笼。
热气腾腾中,但见:
糖醋鲤鱼浇着琥珀色的芡汁
酸笋炒肉片泛着油光
新蒸的菰米饭散发着清香
“姑娘要些什么?“
厨娘抡着铁勺问。
顾娇指着最肥美的那条鱼:“劳烦切段鱼腹,再配一碟酸笋。“
瞥见旁边冰镇着的酸梅汤,又添了句,“这个也来一盏。“
“承惠六钱五分银子。“
厨娘将吃食装在青花瓷盘中递来。
顾娇付了银钱,寻了处临窗的位置用膳。
正品味着鱼鲜时,忽见两名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肃容而来,腰间绣春刀随着船身摇晃叮当作响。
“这位小姐,烦请出示路引。“为首的校尉沉声道。
虽觉蹊跷,顾娇还是从袖中取出文书。
那校尉仔细查验着朱红官印,同伴则死死盯着她的神色。
“姑娘是要去北疆?“
“正是。“顾娇放下竹箸,“家父旧部在宣大总督府当差,此番是去投亲。“
见二人神色愈发凌厉,顾娇心知不妙,忙从荷包中取出曾二叔祖的拜帖:“这是家叔祖给宋参将的书信,请大人过目。“
那校尉接过拜帖,看到上面“宣府总兵府“的火漆印,面色稍霁:“原来是宋将军的家眷,得罪了。“
年长些的校尉忽然压低声音:“姑娘方才可曾被一个戴斗笠的男子冲撞?“
顾娇心头一凛——当时码头上人潮汹涌,这二人竟能注意到这细微动静?
“确有此事,“她谨慎回应,“那人形色匆匆,撞了人便要走...“
两名锦衣卫交换了个眼色。年轻的那个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幅画像:“可是此人?“
顾娇凝神细看,画中人虽只寥寥几笔,但那鹰钩鼻和刀疤确实与方才那人有七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