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二三(1 / 3)

第123章一二三

这季节的西瓜其实不怎么甜了,但父母给留的是最中间的一块芯,大概是把籽多的部分也挑走,剩下的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罗雁用牙签叉着吃正好,咬一口觉得热气全消,看到旺财摇着尾巴跳进来,好笑道:"你鼻子怎么这么灵?”

旺财蹭着她的腿撒娇,仰着小小的脑袋,一双眼睛分外的灵性。罗雁没办法,给它一小块说:“就这么多,玩去吧。”旺财还是很懂人性的,吃完之后在地上打两个滚,发现她不为所动晃着尾巴出去了。

罗雁嘀咕着:“我看你快成精了。”

她怕来福待会也跑进来,赶紧把西瓜吃完,擦擦嘴抱上衣服去洗澡。院门口热烈讨论的队伍渐渐壮大,罗雁经过的时候隐约听见应该是在说厂里的什么事,不怎么在意接着往前。

等她回来的时候人也没有都散开,只是三三俩俩地凑一块议论纷纷。一般的情感故事,也不至于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吧?罗雁生起好奇心,到家就问:“妈,你们刚刚在外头聊什么呢?”刘银凤:“前三门的房子能住人了。”

京市住房一直紧张,因此市里75年开始就在前三门规划出非常大一块地方建房子,据说全部建成后能为全市提供八千多套的住宅。即便对几百万的人口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和很多人的生活又是息息相关。像罗雁就很好奇:“不知道有没有咱家认识的人去住,我也想坐电梯。”刘银凤:“京市饭店不就有。”

女儿又不是没坐过。

罗雁:“我想知道建在家里的跟外头的有什么不一样。”可她转念一想:“分给厂里的肯定不多,这也要大讨论吗?”刘银凤:“咱厂就十套,分给谁早定好了。是今儿厂里在传,要是出三分一的钱,就能把公房买下来。”

三分一就能买下来?罗雁:“能有这么好的事吗。”刘银凤:“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人都堵到厂长办公室门口了。”怪不得,可是家里也没有公房,以罗雁对他爸的了解,如果和家里完全没关系,他刚刚应该不会在门口才对。

她把这个问题说出口,罗新民道:“我跟你妈寻思,要是私房变多,咱家就有机会跟人换套大的。”

市里公房居多,他们想倒腾也没处下手。

况且前些年对私房有规定,??超过全市人均面积的部分都需要由房管所统一承租再分给各单位,而罗家的房子其实是超标了一点,好在执行得不是非常的严格,因此一家四口一直是这么住着。但现在政策有所变化,夫妻俩自然有别的心思。

罗雁都没想到这茬,一听也是大喜过望:“我还好说,哥哥的房间真不行。”

连窗户都没有,冬冷夏热的。

换房子确实更多是为儿子考虑,他那屋一年四季的不见阳光,长此以往怎么受得了。

刘银凤盘算着:“老王家面积比咱这还小些都卖出三千多,虽然人家是西厢房,但我看咱家也差不多这个价,再添个两千,说不准有机会换一个独门独院的。”

两千?罗雁笑:“看来是真不催我哥结婚了。”那可是父母的全部积蓄,要留着办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刘银凤虽然是说了让儿子自己拿主意,不当他面提起来还是没好气:“不管他,让他打光棍去。”

她环顾四周:“你看这屋子窄的,多放台冰箱就把过道占了,幸好我们家都是瘦子。”

罗雁看她妈都规划起新房了,赶紧喊住:“妈妈妈妈,还没影的事。”可世事本就是无风不起浪,第二天的报纸头条就刊登了这一消息一一职工购买本来租住的公房,只需要支付房款的三分一,剩余部分由政府和单位支付,简称三三制。

一家四口正在吃早饭,罗新民翻着报纸看到这些字念了出来。刘银凤大喜过望,拍桌子:“这下可好,我今儿得好好打听打听都有谁家愿意买。″

罗雁觉得她更热衷的应该只是“打听",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