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母亲是疯了吗
读懂刘侄之意,宫女原想刘侄还小,自来在宫中都有善名。得宠于君前的长安公主,从不为难宫婢。也乐意与宫人们方便。可是他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回的刘侄会不愿意与人方便了。“奴婢一时失言,请公主恕罪。"宫人知道,她是奴,纵然因为王太后的缘故,刘侄不会对她怎么样。可是刘蛭若是不愿意配合她,回到长乐宫,王太后也会为之而迁怒。
宫人伏身在地,希望刘侄能够顾念她几分。刘侄笑了,“我不是说了吗?为难你的从来不是我。”王太后是宫人的主人,主宰她的生死,刘侄和她大抵最大的区别是刘侄不太好处置。
这会儿的刘侄前途未卜,实在无心管眼前人的以后。况且,一会儿出的事,倘若王太后真要动了某个心思,后续的事也要闹出不小\。
刘侄不管宫人,伸了一个懒腰,直接不走了。她不走,宫人吓得瑟瑟发抖。
王太后要是久等会如何?
刘侄在那儿等着,等到了平阳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急急行来,见着刘侄等在那儿,暗松一口气,冲刘蛭道:“你倒是乖觉。”
“姑姑。有劳姑姑。"刘侄福身见礼,不忘谢之。平阳长公主颔首,注意到地上跪着的人,眼中流露出别样的意味。刘侄上前挽过平阳长公主的胳膊问:“姑姑在想什么?”“想你祖母是不是当真要犯糊涂。"平阳长公主坦然而答。刘蛭眨了眨眼睛,当女儿的对母亲自是更了解的。
刘侄和王太后不亲近,可平阳长公主是王太后和汉景帝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汉景帝的第一个女儿,当年也是让汉景帝颇为喜爱的,也正因为如此,平阳长公主才会这般的肆意自在。
平阳长公主聪慧美丽,对朝堂诸事亦了然于胸,在刘彻那儿的份量不轻。“走吧。"平阳长公主随口的一句话,本不以为能够得到刘侄的回应,她都进宫了,好说,便和刘侄走一趟吧。
宫人伏身在地良久,刘侄站在那儿,一个字都不说,宫人后背渗出一层层的冷汗,偏不敢催促。
此时平阳长公主发话,宫人也才敢起身,和平阳长公主、刘侄一道往长乐宫的方向去。
平阳长公主握紧刘蛭的手问:“边境安宁,我都听说了,你辛苦!”刚从边境回来就往沛县去,在沛县还遇上行刺,有人下套想坑刘蛭,亏得刘绖聪明,早发现不对。
怕是有人以为刘侄是公主,未必学过祭祀的规矩,想在祭品上动手脚,好拿住刘侄的错处,无限的放大。
好在,刘侄是女子不假,该学的本事一样不落。想要算计她,断不可能。刘侄如实的道:“姑姑是知道的,我自小就盼着在将来能为国出力,能够早早的做到这一点,辛苦,我亦甚喜。”
这一句辛苦,我亦甚喜。
平阳长公主也是帝女,自出生以来安享荣华富贵,受万民簇拥。她从未想过像刘侄一样,纵然辛苦也要为国尽力,为民谋福。她做不到的,对能够做到的人,不言苦而且一往无前,承认亦佩服刘侄的意志坚定。
“喜欢就好。"平阳长公主握住刘侄的手。此时也终于是到了长乐宫前,那原本站在殿前等待的人,乍然看到熟悉的人本能的往前走来,却在看清平阳长公主时,忙低头见礼道:“长公主。”刘侄听在耳朵里,也注意到那端的人前去通传。王太后的宫殿能安排什么东西,这谁也不清楚,却也谁都不敢赌的。刘侄看着宫人们进去,平阳长公主往前道:“母亲呢?”她这一问只是寻常,可她往前走却让人拦下了,“长公主。”平阳长公主何时想见王太后有让人拦下过的?迎对眼前拦下她的宫人喝斥道:"放肆。”
“长公主,太后只让长安公主一人入内,请长公主恕罪。"宫人无法,原以为刘侄来晚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人来就成,谁能想到刘蛭不仅晚来了,还把平阳长公主请来了。
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