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太后有请
卫子夫这下望向霍去病。
她自不会认为霍去病听不出话中之意,霍去病附和的意思,是认同?卫子夫有些拿不准面前的这些孩子。
考虑那么长远的事了吗?
“好。"卫长公主其实心里未必不担心害怕。和曹襄的亲事是自小定下的,卫长公主不否认曹襄对她很好,可是成婚以后总是不一样的,身份不同,很多事情都不一样。
卫长公主不确定以后和曹襄的日子能过得怎么样。刘侄的话让卫长公主有退路,也有了底气。对,怕什么,日子能好好过就好好过,过不下去就退。她有刘侄。比她的父皇更要可靠的刘侄。比起任何人都更值得她相信的刘侄。刘侄注意到卫长公主眉宇间的小心和不确定都消散了。所以,有底气和有靠山总是不一样的。
卫长公主又不是傻子,岂不知她和曹襄的婚事是有政治考量。无论她愿意与否,这门亲事都得成。
庆幸于卫长公主和曹襄有感情的基础,但以后的日子过不过得好,谁也不敢保证。
刘晤今日阻止不了这门亲事,但在以后,她会让自己成为那样一个有能力因为卫长公主过得不高兴,不快活,能解决这门亲事的人。哪怕这条路不容易,刘侄也会坚定走下去。卫长公主抱住刘侄道:“虽然阿侄做的事我帮不上忙,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姐妹之间也不能一味索取,还是有来有往的好。刘侄认同的道:“好。那阿姐帮我做双鞋吧,上回阿姐给我做的那一双穿坏了。”
不擅长女红的刘侄,衣裳鞋子之类的要么是宫中做,要么是卫子夫和卫长公主做的。
她在外头到处跑,费鞋子费衣裳得很。
“只做一双怎么够。多做几双。你长高了,得量一量你的脚是不是也长长了。“卫长公主立刻在第一时间接过话,要量量刘侄的脚。刘侄赶紧将人按下道:“不急于一时,不急于一时的阿姐。”听到这话的卫长公主一想也对。
见孩子们在一道有说有笑的,卫子夫的心情亦是极好的。刘侄把近些日子的事理了理,有人来报,王太后有请。一听王太后的名字,刘侄一顿,王太后不喜欢刘蛭,更是有心对刘蛭不利,刘彻因而也干脆不让刘侄出现在王太后的面前,用的理由是莫惹王太后生气王太后请之,绝非好事。
刘侄心知肚明,却也不得不去。
卫子夫愁得很,卫长公主忙道:“我陪阿侄一起去。”对,她陪刘侄一起去,有事她可以帮忙的。刘侄摇头道:“不用。”
王太后真要打算做些什么,不会是卫长公主跟着一道去能改变。霍去病在此时道:“去一趟平阳长公主府上,请平阳长公主进宫。”请刘彻不成,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平阳长公主。卫长公主眼睛一亮,对对对,平阳姑姑,平阳姑姑的话祖母听得进去。霍去病催促道:“要快。就说王太后请长安长公主去了长乐宫。”长乐未央。一个是太后的寝宫,一个是皇帝寝宫,代表的是大汉最至高无上的权力。
刘侄不能不去,但她可以拖。
拖到平阳长公主能够入宫,能够帮忙。
“我一路风尘仆仆回来,尚未洗漱,容我洗漱后再去拜见祖母。“拖呢,拖得一时也拖不了一世,况且如果王太后打定主意,一次不成也一定会另寻机会,早晚有一日定会实施到位。因此,事情还得靠自己。刘侄捏紧了手,沐浴的空陈闪过许多念头。
卫子夫也是心急,王太后以前不喜欢刘蛭,自打天幕把刘侄以后可能做的事曝出来后,更加不喜欢,甚至一心要除刘蛭而后快。可是卫子夫不能帮着刘蛭任何事,“我去求陛下。”太后,那是太后。连刘彻都不得不敬之,礼让三分的太后。纵然知王太后无理取闹,也知她有诸多算计,刘彻在不损于大汉的情况下,不想忍也不得不忍下。
卫子夫担心,思量的是无论如何也要去请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