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台拆开来自不少地方的来信。
“这个节目拍得好。”
“果然春晚不能少了陈佩斯、朱时茂。”
“我是裁军离开的解放军战士,我很喜欢《干休所》,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不舍。”时至初三。
梁左、王朔、阿城、李拓几人来了屋子里面,梁左最先笑:“李老师,过来给你拜年了!”“好嘞,进来吧。”
李有思瞄了一眼礼物,梁左送的酒,王朔送的烟,阿城送的字画,李拓没带。
“李拓,你这拜年就是来蹭饭的?”
“我们俩这关系,还用送礼吗?”
“虽然不用,但是谁送了的,我不记得,谁没送我可是一清二楚啊!”李有思接过东西,带着四人进屋子。
没多久,又有人敲门,李有思走出门一看:“章编辑?你也来了?”
章德灵微微一笑:“代表杂志社过来给你拜年了。”
往里面一探头:“李主编也在啊!”
“………看吧,你们杂志社有人拜年了。”
章德灵扭一扭进门,后面跟着刘心武。
“心武,你带什么礼物了?”李有思问道。
“这呢!”刘心武提着一袋子水果。
“好嘞,快进来。比李拓好点。”
今天来了六个人,快把屋子占满了,果然李有思买房子的想法是正确的,现在自己名声越来越大,文坛少不了巴结和拜年的,当然也有不少是真朋友。
人一多屋子可能就装不下来,今天刚刚好,或许明年就不行了。
“人真多呀。”陈小旭跟着张丽去了厨房,不太熟悉现在这个场景。
“都是文坛朋友,你帮忙把银耳拌拌。”
“哎。”
“《鬼子来了》单行本怎么样了?”几人坐下后,李有思朝着刘心武问道。
刘心武说道:“这才过去一个多月吧,差不多四十万销量。挺好的,过几月突破百万是指日可待的。”算算稿费差不多是,一万五了,比起来印数稿费多几千块了,而且现在这个年代还在涨物价,等到八七年的时候书本几块一本了,稿费也跟着翻倍。
《追风筝的人》在魔都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时间长很多,人家十二月中旬发行,过了两个多月,现在销量到达了八十万。毕竟是刚刚获得茅奖的作品,所以单行本卖的很快。
稿费是十三万八千块,已经给李有思汇款到账户了。因为《追风筝的人》是二十万字的大长篇小说,单行本也比《鬼子来了》贵一倍。
所以稿费比较多。
过了一会儿。
几人过去帮张丽两人端着饭过来,因为见过几次面,这些人也见怪不怪了。花心的作家不少见了。李拓问道:“这几天在作协都没有怎么见到你了,你被总政雪藏了?”
“差不多,上面给了点任务。”
几人也不多嘴问。
“最近还在写小说吗?”
“没了,等把工作忙的差不多了,再写小说,现在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有思说道。下午吃完饭,李有思送走几位朋友。
这又到了初四。
今天电视上面在播放《西游记》,《西游记》八六版本,是今年二月才首播的,后续还有其他剧集是在八八年才播完的。陈小旭蹲在电视机前面看电视。
作为文坛后辈的李有思也要去给熟人拜年,陈小旭蹲在家里看电视不愿意走。
他就带着张丽离开了。
李有思骑着摩托车,张丽坐在身后。
等着到了汪曾祺家门。
李有思回头一看,张丽的脸吹的红红的,他伸手去轻抚:“等过两年了,买一辆汽车吧,脸都要吹坏了。”
“哪有那么金贵了。”张丽搓搓手。
“我心疼。”
搓了搓,李有思又当宝贝似的亲了亲才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