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电视机没那么普及,但是一个街道,一个村子里面再怎么都有那么几个电视机吧?大多电视机都是几十个人围在一起,人头攒动的看。
热闹非凡。
混在其中的就有着不少是真实的裁军退出的真实解放军战士,小说的干休所的场所十分具有生活化,而且陈佩斯演出来了很多退休之后的干部还想要返回队伍的真实想法。
陈佩斯是一点点的融入了生活里面去,和很多人真实经历都是一样的。
其实部队的生活不一定比家里生活好,很多战士因为美好的回忆还有第一时间不太适应,所以对于现在的生活有一些排斥,这种矛盾是少不了的。
于是用生活的矛盾为主题的小品,倒是一下子看入迷了很多退伍战士。
一时间还是感染了不少的战士们。
北平的小胡同里面,一名战士扶着头:“这小品写得不错,但是看着看着眼睛就要尿尿了。”“我又有点想部队了。”
另外一名同志说道:“要扛起来生活的重任呀!同志们不能哭。”
此时的真正的干休所里面。
一位老妇人,手里端着一碗米饭,仔仔细细盯着屏幕看着,最后看到几人争论的场景,笑道::“台词写得不错。”
“好什么呀?拿我们退休干部寻开心。”他瞪着眼吐槽。
老同志的夫人笑着回了一句:“当然写得不错,你当时退休回到家里面,也是这样四处闹脾气的,最后老首长骂了你一顿,才老实。”
老同志脸一黑:“吃饭吃饭!”
小儿子从桌上挺起来,笑道:“爸妈,这节目真搞笑,说不上来,很有生活味。”
这个剧本是李有思写得,但是陈佩斯、朱时茂是八一厂的文职干部,他们特意去采访了干休所的同志,几乎是修改了很多细节,力求还原。
所以看起来极其真实。
看到最后陈佩斯给李秀明扮演的同志道歉的时候,老同志愣了一会儿,依旧有些意犹未尽:“这节目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老夫人嘲讽:“你不是说不好看吗?”
“不好看也是我们军队写的小品,也要看完嘛!”
“你全身也就嘴是硬的了。”
“呵呵呵。”
军区大院里面。
周夫人喊了一声:“老周吃饺子了!”
总政副部长,周克玉愣了一会儿:“等会,我看电视呢!”
“看啥春晚啊,不好看。”周夫人把饺子递给儿子:“给你爸端过去一碗。”
家里面的人都盯着节目哈哈大笑,毕竟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表演,现在看着两个人都想要笑出声。周克玉接过饺子,一口一口:“这个央视真的得教育一下了,把我们《干休所》!总政的小品安排在这么后面!要知道有的老战士现在都睡觉了。”
央视春晚一直是八点到十二点过倒计时,现在十一点了,有的身体不好的老同志都睡觉了。“就一个小品而..……”
周克玉说道:“怎么能说,就是小品呢?意义重大!”
看完小品之后,周克玉微微一笑,然后点点头,接通了央视的电话:“小品不错,但是真得批评你们一下,时间拍的太晚了,知道这时候多晚了吗?”
那边答应了几声。
挂断电话,周夫人问道:“谁写的剧本啊?”
“李有思,我们总政的。”
“哦!”
一时间,平津冀附近的人们距离央视的距离是最近的,于是纷纷把信封投递去了央视,一封封信件来自天南海北。
有有感而发的感动的战士、也有吐槽小品有些煽情了的。
不算是小品写得多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切合时代的主题了,干休所的内容切切实实打动了很多人,还有不少的退伍战士看到后,心里都是很高兴和暖心的。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