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
刘心武酸溜溜,阴阳怪气说道:“人都说杂志是和小说互相成就的,你看你又谦虚~啧啧啧。”“大家都不容易,心武、老崔,我们也去帮忙看看读者来信吧。”
这些编辑部的同事们,一人拿了一些读者来信。
一边说笑,一边看着。
“原本我有点缺小说看了,不太喜欢军事小说,但是朋友推荐吗,越看越不对,我看完点了一支烟,写得真深刻、真实、有趣……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的心情。”
“最喜欢的是马大三砍杀日本人那一段,真的特别的爽,写得血腥、暴力,但是战争不都是血腥暴力的吗?完全没有挑剔的地方。”
“很好笑,前面真的太好笑了,不过后面写得不好,看哭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知道这写得不算一部抗日题材小说,应该算是反战小说,写得很有意义了,国内少有。”
“作者太深了,我家就在河北山海关附近挂甲台村附近……总觉得后脖颈很凉,因为我感觉全身心被看穿了。”
不过这小说因为比较特殊,比起来《团长》还要特殊。
《我的团长我的团》写出来的时候,因为人物形象问题,在内部讨论良久。
但是《鬼子来了》因为李有思的缘故,加上《团长》写得是军人的真实,《鬼子》就是写普通人的真实,可以说两部小说是互为对照的。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辖制。
但是被这么多读者看到后,自然有些不同的想法:
“这小说写得有些过分烈性了,这群文学作家是否太过于高傲?”
“他是在美化侵华的丑恶,如此郑重的事情写得是这么的幽默搞笑风格,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封杀小说。”
比起来《团长》更加激烈的骂声~
就连王蒙看到这些骂声,也不免微微皱眉:“说得有些过了,这小说哪有他们说得这么离谱?老崔,你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一看就是有些人受不了这种激进的表达方式,我感觉写得不错。”
“确实是这样。”
“还有差评没有?”
小李举着一封信:“老师们,这里还有几份,我放在桌上的。”
大伙把大多的读者来信都拆了出来,李有思的那部分没有动,大概也就五分之一的人是在抵制李有思的小说。
比起来《团长》的好评如潮不一样,这一本就是多半好评~
刘心武一看,皱眉:“这么一看好像确实挺多的?老王怎么办?”
王蒙明年要去文化部,这种事情基本这几个月大家都知道了,王蒙准备走后把杂志社交给刘心武,不过走之前,遇到这种事情,对于他似乎不太好”
“怕什么。继续发表呗!文学界少不了骂声!骂一骂无所谓。”王蒙没啥大意见。
“那要不要回应一下?”
“回应的事情交给李有思和哪些报纸吧,我们杂志社安安静静搞自己的就行。”王蒙说道。“谁有时间给他送送读者来信哈!”
王蒙看完热闹,端着茶杯就走了。
这群人习惯了他这一言不合跑路的性子,都是无奈用烟头。
崔道义收拾了一下读者来信,转头看了一眼刘心武:“老刘,走吧帮忙去送读者来信?”
刘心武抽了一口烟:“老崔,我马上要上任了,最近要忙乎老王的收尾工作呢,先离开一下,咳咳,再见哈!!”
崔道义只好带着一个新编辑,两人背着口袋来到了南锣鼓巷的胡同。
“小李,好久不见!!”
“崔编辑,您怎么来了?”
两人见过几面,就在编辑部的时候,上次改稿子的时候也见过。
“给你送读者来信的,最近来的比较多,所以就先送过来了。”
“崔编辑要不在这儿吃口饭?”
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