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一改往日的严肃模样,开局就给这群学生一个大惊喜:“今天,我不讲其他的课,讲一讲最近大火的小说《鬼子来了》!”
所有人齐齐抬头,这还是我认识的朱德熙教授吗?
“李同志我见过几面,其人是一个温良恭和的人,喜欢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和这些长辈他喜欢直接叫老头儿……这点可以从他的文字当中看出来,这篇小说是他语言特色最浓重的小说!有搞笑,但是不失严肃。”
“先看标题“鬼子来了”是一个动词谓语句,属于存现句的变体。”
“简单来说,特别口语,大家骂的就是日本鬼子!”
“它没有华丽的修辞,却用最朴素的表达抓住了故事的灵魂,既让读者快速理解小说的核心冲突,又为深层解读留下了充足空间。”
“看到标题……再看到前面的内容就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标题了!作者特喜欢写这种黑色幽默而且十分荒诞的情节……算是《落叶归根》发展过来的个人特色。”
西川、俞敏洪这些人都是外语学院的但是经常会蹭中文系的课,毕竞他们都是热爱文学的五四文学社的成员。
“朱教授在讲《鬼子来了》啊?”听到门里面的声音。西川说道。
“看看有没有位置,我想听听。”
“我也看看。”麦芒跟着一起轻手轻脚走到了教室里面。
平时朱德熙的课的人数就比较多,毕竟是教了几十年的老教授,课程质量是很高的,但是今天坐得满满当当的,最后几排也挤满了人。
西川挤眉弄眼,小声说道:“没位置了!”
俞敏洪指了指后面的位置。
三人看了一眼站在后排的学生,也跟着站了过去。
手里拿着笔记继续听着朱德熙的课程。
朱德熙看了一眼学生,他们的积极性确实是被提高了无数倍,毕竟是李有思的小说作品,这个作家在这群文学青年人当中的影响力已经要超过诗人北岛了。
不过也是少见的一次课让全班人都认认真真听课的。
“我叫你一声爷,你叫我一声爹,咱这事就了了!”
“大哥,你猜我是谁?”“我猜你是我孙子!”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朱德熙在黑板上写下来三段比较经典的台词,也是他记忆深刻的台词:
“你们当中有不少的想要从事文字工作的学生吧?前几届走出去了不少的编辑、作家、编剧……不论是谁,对于文字或者说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敏感。”
“《鬼子来了》的这些简单到质朴的语言,就刻画出来了无数的底层百姓在绝境中的无奈与愚味。”“他们试图用最朴素、甚至滑稽的方式解决生死问题,却暴露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无知,荒诞中透着悲凉。”
“昨日我夫人在看到前面五万字的时候,一直哈哈大笑,后面五万字皱眉叹息,这就是小说语言的魅力……就算是前后期矛盾极具转变,但是它并不会让你感受到突……”
朱德熙是现代汉语大师,所以真让他来和这些同学讲解现在大火的小说实在是降维打击,这群人刷刷刷在书本上面记下来朱教授的解析。
拿回去给文学女青年装逼都有素材啦!~
一群人听的直点头,等着朱德熙一下课。
第一排的人先开始讨论起来。
坐在第一排的大概是黄子平、陈平原几人,黄子平与陈平原、钱理群教授共同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都是后世比较知名的学者。
这些人都是北大毕业留校的学子,现在在北大里面当讲师,时不时旁听这些老教授的课程学习经验。“朱老师讲的真好,老陈你记笔记了没?给我抄一抄。”
虽然黄子平现在是讲师,其实也才毕业四年,还是保留了很多学生时期的习惯,陈平原把笔记推过去:“朱教授大概是从标题开始,然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