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2010:开局做空棉花期货> 第85章 对冲基金爆雷(第二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对冲基金爆雷(第二更,求订阅!)(2 / 6)

对冲基金反应、调仓的时候。

因此,基于锁定风险这一点底层原则,鲍尔森只能做多黄金、做空白银。

其次,白银的盘子太小,承受不起太高的买盘,这种大宗商品做卖方显然更容易赚钱。

而黄金则完全不同,黄金的交易规模太大,大到即便是整个华尔街都没办法操控,做黄金买方几乎不可能亏损。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不难发现,黄金大趋势呈一边倒的上涨姿态。

即便中间有过回调,也能涨回来,且回调幅度远低于美股。

纵观所有投资标的,也只有黄金能做到这样,黄金长期看涨被视为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黄金储量有限、开采成本逐年升高、法币供应量快速上涨)。

鲍尔森还发现,每个上涨-回调周期,黄金和白银存在一种十分规律的现象,即:

黄金涨跌幅/白银涨跌幅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归于一个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10%的数值,鲍尔森将其命名为“贵金属波动系数”。

由此,他们开发出一套专门为这个系数打造的对冲策略。

鲍尔森只要认定贵金属上涨结束或即将结束,他们就会进场做多黄金、做空白银。

这段时间内,贵金属波动系数往往处于阶段峰值,只要黄金、白银开始回调,这个系数就会迅速收敛,而鲍尔森就可以躺着挣钱了。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频繁的开仓、平仓,更不需要更换其他品种。

过去两年鲍尔森公司夸张的收益率就是源自于此。

见鲍尔森公司大赚特赚后,其他对冲基金也不甘落后,纷纷下场制定适用于自己的贵金属套利策略。这些策略虽然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根本逻辑区别不大,都是清一色“多黄金、空白银”,只不过不同的对冲基金进场时机不同罢了。

在这种同质化浪潮下,鲍尔森的贵金属对冲策略的成功率开始下降。

至最近半年,胜率已经跌至60%以下,这让鲍尔森的决策层很不安。

两周前,按照先前制定的对冲策略模型,鲍尔森本不应该急着进场套利,但背负高额收益率KPI的基金高管等不了了。

他们在11月初率先建仓黄金多单,随后在现货白银首次冲击26美元/盎司时开仓沽空。前一周,鲍尔森公司还盈利颇丰,他们的情况大体与天盛私募类似,黄金白银两头赚。

其实这个时候正常来说鲍尔森可以平仓离场了,因为贵金属波动系数已经收敛至模型止盈区间。以往,他们肯定会立即收手锁住利润。

对冲对冲,对消风险是首要任务,其次才是收益率。

可是,鲍尔森的情况和其他对冲基金有那么“一点差异”。

年初,为了并购另一家规模相当的摩尔资本,鲍尔森和对方签下对赌协议。

协议要求鲍尔森公司2010财年的投资回报率不得低于2009年。

如果完成对赌,对方将允许鲍尔森以低于市场价30%的市值并购自己;反之,鲍尔森则将以同样低于市场价30%的市值出让公司20%的股份。

在定下赌约的年初阶段,鲍尔森感觉自己赢定了。

因为今年他向各大券商申请了更高倍的杠杆已经通过,只要胜率保持在60%左右,到年底肯定能超越去年54%的投资回报率。

可惜,事情的进展并不像鲍尔森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

首先是胜率。

在一众对冲基金以类似的策略杀入贵金属市场后,鲍尔森的胜率降至50%左右,与预想的60%以上相差巨大。

其次,今年上半年行情并不好做,鲍尔森甚至一度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直至来到下半年,贵金属迎来史诗级行情后,鲍尔森才开始迅速扭亏为盈,并在上周三达成了年化收益率36%的第一阶段目标。

这个成绩在对冲基金界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