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冲机构数量和规模,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美利坚。
彼时,赫赫有名的【桥水对冲资本】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
另外还有诸如像【黑石替代性资产管理】(背靠黑石集团,对冲规模为400-500亿美元)、【摩尔资本】(对冲规模为300亿美元左右)、【鲍尔森公司】(对冲规模为400亿美元)等全球闻名的对冲机构驻扎在美利坚。
这些机构均有十分雄厚的资金背景,要么隶属于各大财团,要么归各大主权财富基金管辖。08年金融危机之前,对冲这个概念在金融圈还很小众,就连一些老牌投行都不太了解何为对冲。然而,08年的金融危机实在太惨烈了,惨烈到整个金融圈几乎被连根拔起,无数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堂堂美国五大投行倒了三个!
成立于1885年的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被美国银行收购、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Leh manBrothers)直接破产、辉煌一时的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被贱卖给摩根大通!以上三家机构曾经都是投行界的巨无霸,被誉为“大而不能倒”的存在,但是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他们犹如一地落叶被风暴席卷而去。
哪怕已经过去2年时间,整个金融界仍对当年那场恐怖的危机心有余悸。
08年以后,所有机构都意识到过去的投资理念有多危险、多脆弱。
过渡集中将资本押注于某个标的、某个方向只会让风险失控,在这种反思的浪潮下,对冲基金被捧上神坛。
从原理上说,对冲基金利用投资标的对冲套利的模式大大降低了资产爆雷风险,并且其稳定的盈利能力也备受各大资本的疯狂追捧。
于是,各种各样、规模大小不一的对冲基金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发展、壮大。
其中以达利欧经营的桥水资本最负盛名。
今年,桥水资本、黑石资产和鲍尔森公司分别以年收益28%、24%、36%的收益率冠绝整个对冲界,是当之无愧的资本宠儿。
尤其是成立于几年前的鲍尔森公司,他们在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实现了54%和36%(截止本月初)的年盈利,管理资产规模暴增5倍,无数投资者踏破门槛都买不到鲍尔森公司的投资份额!
相较于桥水资本和黑石资产,鲍尔森的对冲策略更激进、单一。
2007年,鲍尔森公司的创始人鲍尔森经调研发现,贵金属跨品种套利成功率极高、盈利空间极大!之后,鲍尔森公司便深耕贵金属领域,并在此后的两年时间中利用高倍杠杆多次完成高额套利回报,震动华尔街,大家纷纷称其为“对冲收割机”。
而鲍尔森实现超高对冲收益的秘诀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做多黄金,做空白银。
根据鲍尔森的研究,在一轮贵金属资产上行区间中,白银的涨幅通常超过黄金。
这一方面是因为白银盘子小、更容易炒作,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黄金受美元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黄金太容易升值,那美元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
显而易见,黄金的信用比美元强得多,这一点就连美联储都不得不承认。
若非黄金产量太低、不易流通,在布雷顿森林系统崩塌后,美元就彻底凉了。
因此,站在这个角度看,黄金和美元是天然的对手,美元强黄金就弱,美元弱黄金就强,这也对应之前提到的,美元和黄金呈负相关的联系。
鲍尔森对冲贵金属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尽管贵金属上涨时,黄金的涨幅往往不及白银,但前者比后者更稳定。
一旦确定趋势,黄金将会温和、平缓地上涨。
即便后续涨势结束,回调过程也很缓慢,不像白银一样快速暴涨暴跌,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