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日,没有哪怕一名臣子公然提出这般担忧,因为这般担忧直接触及君臣之间的信任底线,更是在怀疑扶苏命令的延续性。
非要吾等把话说的那般直白、那般赤裸,汝等方才肯罢休乎?!
扶苏没有让群臣难做,疲惫的开口道:“将士们已经明言其所求,直言受封为诸侯实乃惩罚。”“我大秦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诸位爱卿有功,朕岂能殚精竭虑的思索该如何惩处功臣?”
“分封之制,无须再言,亦无须再议。”
“是朕错矣!”
如果赢政还活着,赢政压根不会理会天下人的想法。
朕想分封就分封,朕想郡县就郡县,天下人皆当随朕心意行事!
但扶苏和赢政是不一样的,扶苏愿意纳谏,也愿意倾听群臣的诉求,更是看重自己的名声。既然群臣皆如此劝谏,群臣的谏言也确实有理,群臣所求更是人之常情。
那想来,确实是朕错了。
与其错上加错,倒不如虚心改错,再去思虑其他能让社稷长久之良策!
一众博士闻言,齐齐目露悲戚。
儒生们苦苦盼望多年的分封制刚刚生出些许苗头就再遭重创、难以实施。
儒生们能怨恨扶苏吗?
扶苏诚恳的询问了所有有资格获封为诸侯的重臣的意见,饶是群臣尽皆反对,扶苏依旧在想办法促成分封,足见扶苏有多渴望重启分封制。
扶苏已经尽力了。
是儒生们没能为扶苏想出适合当今时代的分封之策,才让扶苏遭遇了登基之后的首次挫折。叔孙通自责长叹:“陛下无错,是臣未能为陛下分忧!”
“臣,有罪!”
所有儒生齐齐拱手,悲声道:“臣等有罪!”
“万望陛下治罪!”
悲戚之情油然而生,赢潜、蒙毅等群臣却是终于松了口气,齐齐拱手高呼:“陛下圣明!”扶苏平静的说:“此事无须再议。”
“既然不能以分封之制治边疆,便当思新策治边疆。”
“新地辽广,若以治秦地之策治新地,则新地难治、靡费甚重。”
“博士陈平所谏之策,朕以为有理。”
“朕欲将此战所得新地分为安西、燕然、辽北三郡。”
“以上卿宝音、将军阿尔斯楞、大当户贝尔为郡守,择悍将率军囤驻于三郡要地,同时担任三郡郡尉,由朝中选贤任能为诸县县令,允当地土人推举、经由朕允许之后选定郡丞、县丞。”
“整合三郡之地旧法,在剔除与秦律相悖之处后,允三郡因俗而治。”
“朝廷不向三郡征粟、帛等税赋,三郡郡守可依三郡之俗自定税赋徭役以为本郡所用。”
“三郡之民当尽受征调,取消三郡之民的兵卒役年限,凡国朝征调则必从之。”
“三郡…”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扶苏所言,便是兴于汉、盛于唐,并被宋明清等诸朝纷纷效仿的羁(ji)縻(mf)制度!羁縻州府虽然和正州同属一国,但却是一国两制的自治区。
国朝尊重羁縻州府的习俗,允许羁縻州府自治,但羁縻州府也要用兵员和战争向国朝证明他们的忠诚和价值。
这种制度能极大弥合不同风俗文化之间的冲突,让国朝省却大量同化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对外扩张。而在有唐一朝的对外战争中,羁縻州府的兵力也是唐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担任先锋、侧翼和炮灰军团,在对羁縻州府附近地区的作战中更是能成为主要作战力量!!
听闻扶苏此言,群臣尽皆陷入思虑之中。
羁縻制度的雏形早在大秦已经出现,那便是赢政征闽越王无诸为闽中郡君长之旧事!
只可惜,无诸愧对了赢政的期待。
身为闽中郡君长,无诸却率先举起了反旗!!
思虑十数息后,韩仓当先开口:“安西、燕然、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