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291章 削冗职 并冗县,大刀阔斧砍官吏!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削冗职 并冗县,大刀阔斧砍官吏!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吗!(2 / 3)

、月氏等国的外交工作怎么办?

大秦从来都没把它们视作国家,所有对异族的招抚工作皆是由典属国完成,用不着行人出马。姚贾被这番话说的无言以对,只能拱手:“陛下所言甚是。”

左相蒙毅拱手愧疚的说:“今大秦已一统天下,确实已不必再设行人之职。”

“用人之事乃是臣之责。”

“未能代陛下除疴乃是臣之失也,臣当从速厘定现有官职是否必须,将无用、不必之职尽是整理妥当,上禀陛下,请陛下决断!”

扶苏略略颔首,继续说道:“除冗职之外,更还有冗县!”

“长垣县、蒲县二县县城之间仅有十三里之遥,两县所辖之民、之地相加仍是小县。”

“一县之地内之所以会有两县,皆是因周显王九年(公元前360年)时,卫国蒲邑被魏国攻取,魏国以卫国蒲邑为基修筑首垣县,后,秦拔首垣县后改称长垣县。”

“卫国则是迁蒲县遗民于故蒲邑西南十三里修筑蒲县以为抗魏之屏。”

“长垣县、蒲县本就是一县,只是因卫、魏之战而被分成两县,需要两套县官治理,此即为县制之沉疴。”

“朕此番御驾亲征,沿途多见比邻之乡、县甚至是郡,朕以为,若是将天下比邻之乡、县甚至是郡整合,或可省却数千甚至数万官吏之额。”

“非只能大大缓解我大秦官吏缺额之苦,更还能为日后减免太多岁俸。”

很多县城,尤其是有城墙的城池都是为战争而生。

就如蒲邑原本只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小邑,但当魏卫战争如火如荼,两座县城就在这里拔地而起,互相戒备着对方出兵。

如今大战已毕,长垣县、蒲县都是大秦的县,且其城墙都已被堕城令所拆,两座城池的军事作用已经结束,完全可以合并成为一县,还能省下一套县领导班子,为国朝节省不少俸禄。

何乐而不为?

姚贾略有担忧的说:“当今郡县乡里的划分不只是因战事,亦是因治政。”

“今秦诸郡县乡里皆犬牙交错、互相遏制制衡,如此方才能避免一县县令造反之后,旁无县可反制。”“臣以为,陛下并郡县乡之策可行,但在并郡县乡之前,却亦当着重思虑地方制衡,以免地方借地利做大!”

扶苏笑而颔首:“爱卿所言,便是朕所虑也!”

“朕欲令相邦、子婴、屏翰侯共同商讨重划郡、县、乡之事,集三位爱卿之智厘定大秦郡、县、乡后上禀于朕,再由朕率群臣共商之。”

“兹事体大,当从稳,亦当从快,务必于今岁吏试之前竞功!”

神游天外许久的杨端和听到自己的封号回过神来,手指自己讶然道:“末将?”

“末将不通政务的啊。”

杨端和还想着再进一步封爵彻侯呢,他哪有时间浪费在政务上?

扶苏温声道:“然,屏翰侯最通军略。”

“政务之事有相邦负责,地方势力纠葛、民心所向有赢相麾下监御史负责,屏翰侯要做的,便是尽掘山川地利之利,避免地方官吏凭山川地利之险作乱。”

“朕以为,如此要职,非屏翰侯不可!”

“屏翰侯已为伦侯,于军略一道足以青史留名,屏翰侯不欲再以文治名传天下乎?”

“如今大秦无战事,正是立文功之良机也!”

扶苏的话搔到了杨端和的痒痒肉。

能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名传天下的人,不过只有吴起等寥寥几人而已。

如果杨端和也能成为这样的人,那他以后可是有的吹了!

杨端和马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拱手道:“末将自当为陛下分忧。”

旋即杨端和又向姚贾、赢子婴拱手一礼,率先表明姿态:“凡与军略有关之事,二位皆可交由本将处置‖”

与军略无关的,就别来烦老朽了,老朽就算是懂也会装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