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十一月四日。
浮水西岸,喊杀声震天!
“项氏族人何在?随本将破阵!”
“卯、辰、巳、午四部听令!合拢包围,全歼敌军!”
“传令都尉龙且,立刻后撤!”
韩信立足于中军,不断环顾全场下达命令。
每一座小阵都是一座杀机四伏的迷宫,当诸阵配合,便又形成了一个攻守不时转换的大阵。当今天下九成九以上的将领面对这等军阵都只能饮恨沙场。
然而韩信的对手却是项梁、项羽、龙且、钟离眛、范增……等等群臣大将。
毫不夸张的说,韩信是在以一己之力硬抗原历史上的楚国核心骨干团!
更重要的是,韩信的战术风格更倾向于兵权谋,是制定战略、坐镇中军的帅才,而非是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悍将,兵力越多、准备时间越充分越能体现出韩信的才华。
韩信与项羽等人对垒,无异于让冠军教练单枪匹马去和亚军主力同台较量。
他怎么打?
好在当今大秦尚未倾颓,扶苏的仁义之名和大秦的军功爵制还对将士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再加上韩信的治军之能,让韩信部的军心士气远高于伪秦主力。
韩信才好不容易在项羽等悍将的连续冲锋面前撑了下来!
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韩信浑身已经脏臭不堪,精神疲累至极,眼珠满是血丝。
但韩信不敢休息,韩信更不能休息,他只能继续观察战场,嘶声喝令:“戊、己二部自溃后退,诱敌深入!”
“子、丑、寅三部,备战!”
传令兵正在摇晃令旗,一屯斥候便在羌瘟的引领下奔行入中军。
为首斥候拱手高呼:“先锋军斥候屯长豕夫,拜见韩将军!”
“我部将军已率先锋军抵近东十二里!”
“我部将军询韩将军,是否已至危若累卵必须从速驰援之际?”
“若否,则我部将军当自行决断。”
说话间,豕夫双手奉上一卷竹简。
韩信迅速取来竹简展开查阅,看到刘季言说已率军近五万抵达战场旁侧,韩信提了四天的气终于缓缓吁出口。
听见这话,韩信终于松了口气,而后畅快大笑:“得刘将军臂助,此战无忧也!”
“我部尚安,不劳刘将军心忧。”
“刘将军依战场局势自决便是!”
豕夫肃然拱手:“唯!”
听得豕夫回禀,看着战场局势,刘季双手抱臂,把长枪夹在臂弯之中,撇了撒嘴道:“年纪轻轻,嘴倒是够硬。”
“传本将令!”
“大军列阵缓行前进,接替将军韩信,担任前阵!”
近五万兵马不急不忙的往前推,虽是在行进,阵型却是分毫不乱。
遥遥望着刘季部军阵,项梁眼中难掩欣赏:“刘字将旗?”
“此将即是沛县刘季乎?”
“本侯早就听闻过此人侠名,有心引以为友。”
“只可惜,此人终究还是投奔了贼首,而非是本侯!”
“可惜!可叹!”
项梁听说过刘季的名声,但也只是听说过而已。
泗水郡和会稽郡之间毕竟还隔着一个东海郡,刘季也不是像季布一样名满天下的大侠,不值得项梁主动拉拢。
但今日一见,项梁心中却难免生出几分后悔的情绪。
若是早知此人于军略一道颇有天赋,本侯理应早早礼贤下士,邀其为本侯所用啊!
刚刚冲杀而回准备休整一番的项羽听闻这话,朗声笑道:“叔父既然对此将颇为欣赏,那侄儿就为叔父讨回此将!”
“族人们,出阵!”
一声令下,三百项氏子弟和七百精锐骑士就跟在项羽身后再度离阵而出。
项梁赶忙道:“敌军军阵扎实,绝非庸人,羽儿切莫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