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下马主动上前,朗声大笑:“蒙将军、彭将军,实悍勇也!”
盛赞间,扶苏伸出双手,分别扶起了蒙恬和彭越。
蒙恬、彭越顺着扶苏的力道起身,垂首同声道:“皆是陛下指挥得当!”
在扶苏发动清谷歼灭战、刘季发动巨阳闪击战的同时,扶苏便令蒙恬部自东侧绕行转击下蔡,又令彭越部顺流急行闪击淮水。
虽然无诸早已将遭遇扶苏的军报传至各部,但谁能想得到无诸部会败的这么快?秦军会来的这么快?下蔡守军和淮水水师的兵力、战船数量本就逊于秦军,又没有提前做好防备,更无坚城为凭依,还骤然遭遇蒙恬和彭越的突袭,速速败亡才是理所当然。
但凡蒙恬和彭越把此战打成了拉锯战,二人都得扪心自问一句自己究竟有没有资格担任将军!扶苏轻笑:“二位将军过谦矣。”
“二位将军当从速暴首论功,三日后便把军功上呈于朕。”
“如今朕就在前线,理应从速论功行赏,以稳军心。”
若非《秦律》有定,论算军功需要经历暴首三日的公示期,扶苏现在就想把赏赐给发下去。赏赐给的越是及时,将士们的斗志也就越隆。
早晚都要发下去的赏赐,何必吝于一日?
一听这话,彭越、蒙恬再不推拒,而是齐齐振奋拱手:“拜谢陛下!”
扶苏欣然颔首:“传令!登船!”
“先锋、前、中、后四部渡河!”
话落,扶苏当先登上蜃楼巨舰,同时发问:“可曾探明淮南敌情?”
彭越紧跟在扶苏左后方一步,沉声道:“启禀陛下,据我部斥候探查,巨阳、下蔡二城皆如陛下所料一般只是前沿塞障。”
“敌军之重,在于寿春!”
“贼首胡亥现在就在寿春城中,麾下有兵马十五万以为拱卫,又于寿春城周边强征丁口四十余万,令其不舍昼夜的修葺寿春城。”
“于今日早些时候,有五万兵马持“阮’字将旗离寿春城南下,暂不知其去向。”
“若是斥候探查无误,寿春城中应有敌十余万!”
扶苏、蒙恬、刘季三人闻言竞是异口同声道:“敌军欲于寿春拖住我军主力?”
话落,扶苏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大笑。
刘季抚须而笑道:“此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苏角茫然的眨了眨眼睛:“敌军难道不是想要在寿春城与我军决战吗?”
为什么只有本将的想法和诸位不同?
这样显得本将很蠢的样子!
杨武等人沉默不语,假装自己的判断和扶苏三人一致,但却也侧耳好奇的听着。
刘季失笑:“敌军与我军决劳什子战?”
“敌军得胜之机在于乱!唯有搅乱天下、四处征兵,敌军方才有与我军对垒之机。”
“在未曾得大势之前,敌军巴不得不与我军开战!”
“如今贼首率重兵囤于易守难攻的寿春城,显然是为诱我军强攻,为其偏师争取征兵练兵、搅乱天下之机!”
蒙恬也笑道:“寿春城北有淮水,西有渭水,东有淝水,西南有芍陂,东南有瓦埠湖,唯有正南方向有一线坦途。”
“一旦淮水、湃水水丰,芍陂便会满溢,届时连正南方那一线坦途也将不存。”
“昔年楚国之所以迁都寿春,便是看重了寿春城七方环水之势,平日可用水灌溉良田,战时可借水系和水上舰船阻截更擅陆战的秦军来攻。”
“但这七方环水之势却更重于御守敌军来攻、转运粮草辎重,可为都城,却难担主动进攻的塞障。”“如今敌军屯兵于寿春城,显然是摆明了坚守之势。”
扶苏温声道:“昔杨将军尚是郎中之际,胡亥曾担任父皇信使,率杨郎中等多位郎中入九原传讯,朕闻讯后亲自率军出迎。”
“然,胡亥心怀歹意,遥遥望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