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167章 扶苏大爆料!朕不相信后来人的智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扶苏大爆料!朕不相信后来人的智慧!(2 / 3)

:“又有游侠传讯儿臣。”

“故齐王室子弟田儋、田荣、田横,已移居临淄郡狄县。”

“三人于狄县招呼旧部、收揽门客,奴役当地黔首为其所用,人称狄县三田。”

“临淄郡郡守淳于山得知此事后多次登门教化劝导,非但于事无补,反而愈长其势。”

“今狄县田亩其名归属狄县万民,其实却已尽为三田所有,狄县庶民皆不过是其佣耕而已,临淄郡上下皆只知狄县三田,却不知狄县县令是何人。”

“临淄郡如三田一般者,颇多。”

赢政已经无暇为扶苏不搭理他而动怒了。

因为赢政心中所有空隙都已被怒火填满!

“嘭!”猛的一砸案几,赢政冷声低喝:“三田?三田!”

“欺朕子民、占朕田亩。”

“此贼仍以为身在故齐乎?!”

“郡守山知贼不报是为藏奸,有贼不治是为无能,如此庸才焉能为朕牧民!”

朕背负着莫大压力抗拒分封制卷土重来,结果这些故六国余孽却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裂土封侯、自治一方了?

故六国余孽视朕如无物乎!

扶苏反问:“儿臣亦以为郡守通、郡守山等诸官皆是乱臣、庸才。”

“然,不让这般庸才牧民,又能让谁人牧民?”

“倘若父皇罢黜了这些官吏,再擢新官任其职,新官便会心向大秦、有才有能乎?”

“儿臣以为,治国不能拘于治一事,而是要治大略!”

“杀,是杀不完的。”

“唯有教化、拣拔出更多官吏,方才能治其根本。”

“否则毫无意义!”

“正因如此,儿臣方才谏分科举士之策!”

扶苏早就知道吴芮、殷通等人日后都会起兵反秦,却从未主动对他们下手。

有什么意义呢?

吴芮不造反,还有花芮造反,殷通不造反,还有三通造反。

即便是扶苏砍了殷通、吴芮等所有他知道的日后会造反的官吏的脑袋,新任官吏依旧会造反。区别只在于殷通等人够蠢,即便身居高位也没能成事,但换上来的新吏却未必会像他们那么蠢而已。世民始终认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止毫无意义还会浪费当政者的时间和精力。

当政者最该做的是调整体制、制定政策,从根本制度层面扭转这一切!

扶苏将案几上的秘奏尽数推到赢政面前,诚恳的说:“事实证明,儿臣所言,不虚!”

“只要等到这些新吏成长起来,只要等到越来越多的新吏进入朝中,甚至等到有大量足够成为新吏也愿意为秦所用却苦于官职不够的贤才流落于野。”

“彼时,天下官吏自然得治!”

赢政看向扶苏的目光多了几分不满:“汝治东郡官吏之际,手腕可没有今日这般柔嫩!”

扶苏毫不犹豫道:“无才无德无能心存反意,都比不上已在行反事。”

“若有官吏已在造反作乱,朝中却不治,则天下怀有不臣之心的官吏必会纷纷效仿。”

“此二事不可相提并论!”

“儿臣请谏,父皇取消东巡,坐镇朝中,率群臣评判此次吏试得失,梳理教官吏、拣官吏、治官吏之国策。”

“造大势以治天下!”

“而非是因小失大!”

扶苏还是没有放弃劝说赢政取消东巡、留在朝中。

但扶苏却也是真心觉得赢政与其耗费时间精力去东巡,倒真不如好好搞搞治国之策!

赢政定定的看着扶苏,突然轻笑:“吾儿可知,汝现在像极了一个人。”

扶苏不解发问:“儿臣以为,儿臣最像父皇。”

“敢问父皇,父皇以为儿臣像谁?”

若是父皇言说儿臣像淳于越,哪怕父皇善待儿臣,儿臣也不吝掀了桌子!

赢政声音幽幽道:“吕不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