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162章 最盼着皇帝死的人,是太子!莫要将儿臣独留于咸阳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最盼着皇帝死的人,是太子!莫要将儿臣独留于咸阳城!(2 / 4)

出半个“不’字,未被擢为黜陟大使的将军们都得笑话他们一辈子!如果王翦、王贲、蒙武等大将仍在,且愿意帮赢政巡查地方,赢政也可以采纳黜陟大使之策。但问题是,杀名赫赫的大将们早已离朝,李信、蒙恬和腾夫等人的内战战绩实在压不住场子,李斯、冯去疾等重臣奔赴关东的话估计就再也回不来了。

赢政实在无人可用!

赢政只能自己奔赴关东,用他自己的威望镇压关东乱臣贼子!

扶苏心头轻叹,只能再换方向:“儿臣以为,父皇以威镇关东,只能得一时之稳。”

“是故父皇在十年间东巡四次,四次东巡的时间加起来已逾两年。”

“但即便父皇如此辛劳勤政,却依旧只能得一时稳固,而不能得长治久安。”

“儿臣谏,改以威镇关东为以策治关东!”

赢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迫近扶苏的眼睛:“吾儿不愿朕东巡?”

“昔吾儿频频力谏之际,从未劝谏朕取消东巡。”

“如今吾儿已得豹变,却力谏朕取消东巡。”

“吾儿究竞有何求?”

扶苏太急了。

扶苏的三道谏言方法不同、层面不同,导向的结果也并不完全相同。

唯一相同之处,就是皆在劝阻赢政东巡!!

既然如此,就不要在那些细枝末节的谏言上再做周旋?

直接告诉朕。

为什么!

扶苏心脏轻颤,迎着赢政的目光诚恳的说:“儿臣,想念父皇的紧!”

此话一出,赢政竟是不自觉的往后仰了些身子,手臂都起了些鸡皮疙瘩。

扶苏似是不知般继续诚恳的说:“儿臣被父皇擢为监军后,年余不曾见父皇。”

“漠南之战后,儿臣终见父皇,却又刚至咸阳便往东郡。”

“东郡之乱后,儿臣又忙于吏试和重编《秦律》之事,时常数日不能见父皇一面,即便能得相见也只是片刻而已!”

说着说着,扶苏流出泪水,啜泣道:“儿臣思念父皇已久,思念之情却迟迟不得解。”

“如今父皇欲要东巡,却要留儿臣在咸阳监国。”

“儿臣少则数月、长则一年再难见父皇一面!”

“父皇!”

扶苏泪如决堤,隔着案几抱住赢政,哀声哭诉:“儿臣舍不得您!”

这一声哭诉极尽真诚,因为这并非虚言,而是扶苏的肺腑之音!

感受着扶苏用力的拥抱,即便这已是第二次体验,赢政依旧倍感陌生和不适应。

但听着扶苏情真意切的哭诉,赢政却又不舍得推开扶苏。

吾儿,纯孝至极也!

试探着伸出双手反抱住扶苏,赢政温声道:“汝如今已是太子,焉能做如此小儿女态?”

“朕此次东巡确实耗时良久,然,朕之寿久,吾儿尚壮,不必吝于一日,更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撼社稷大事。”

“日后朕再不会令汝离开内史郡,可好?”

扶苏依旧抱着赢政,啜泣声不减:“儿臣自请,随父皇一同东巡,随侍于父皇身侧!”

“儿臣今已颇通庶务、略懂军略,又通晓儒学礼法,于关东地略有声望。”

“儿臣若能随侍父皇,必能臂助父皇!”

“还望父皇莫要将儿臣独留于咸阳城!”

有扶苏在赢政身侧,总能帮赢政挡些阴谋暗算、流言蜚语,或许就能让赢政再多活一年。

即便赢政果真遭逢不忍言之事,扶苏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赢政的生死安危,立刻站出来主持大局,不给不臣之贼半点机会。

万一发生政变血战,苏角、杨武等人也足以让扶苏在面对任何危险时都有一战之力。

无论是对于社稷、对于扶苏还是对于赢政而言,赢政取消东巡都是最好的选择,其次便是扶苏随赢政一同东巡!

赢政却双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