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152章 以礼立法,以法见仁!嬴政昏迷,扶苏的忐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以礼立法,以法见仁!嬴政昏迷,扶苏的忐忑!(2 / 4)

将礼糅入法中本就是赢政的想法,赢政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比如将孝写进律法之中,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掌控权力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每年都有子女因为不孝父母被斩断脚趾、发配边疆甚至是直接处斩。

可结果呢?

不止没什么大用,好像还起了反效果,让原本推崇孝道的关东地区的孝文化也变了味。

赢政广召贤才商议的良策都毫无意义,过往三十年始终沉浸在礼法之中的扶苏又能有什么好办法?【以礼立法、以法见仁之重,不在于皇帝以法强求万民尊礼,而是皇帝以仁心立法,让天下人能见皇帝之仁心,从而上行下效。】

【周公曰:惟乃不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商汤、帝乙、周文王皆如此,故而能得民心所向。】

【儿臣由此谏,郡守、县令可判死刑,却不可再决死刑,凡涉死刑,必当将卷宗尽数上禀父皇,由父皇决断。】

【父皇决其死,廷尉当再审案情后再复奏禀父皇,请求父皇决断。】

【父皇若再决其死,郡守、县令当于行刑之前三复奏父皇,请求父皇决断。】

【父皇仍决其死,则行刑法吏当于决书抵至的三日之后行刑,以免父皇收回成令。】

【且将此设为定律,纵是父皇亦不可违。】

赢政看的不禁皱起了眉头。

杀个人而已,却需要朕批复三次?

啰嗦!

汝可知大秦每日会判多少人死刑?

大秦诸事繁重,朕岂能将时间浪费在此等事上!

且这竖子还要将此律制成定律,纵是朕亦不能违,此不为腐儒欲以礼法束君王之举乎?

朕才刚觉得这竖子有些长进,结果这竖子怎么突然又变得迂腐了?

【死刑三复奏,即为以礼立法。】

【此法不在于治民罪民,却可令天下人皆因此法而见父皇之仁、上行下效。】

【纵是父皇每见死刑皆三决其死,因父皇设此律,亦可教天下人皆知父皇乃是慎杀慎罚之仁君。】【若是果真有冤、假、错案于复奏之际露出端倪,教无辜之民免于枉死,天下人定会愈觉父皇仁善。】【父皇若是于冲动之际决重臣死刑,此律亦可让重臣暂且免死,予父皇冷静思虑之机,倘若父皇盛怒之后另有决断,亦不会造就不可挽回之苦。】

赢政目露思索:“此策……”数息之后,赢政慨赞:“妙啊!”

死刑三复奏对于皇帝而言确实是一道束缚,但却只是一道似有实无的束缚。

皇帝若欲杀人,依旧可杀,只是让皇帝杀人的速度变慢了几天、流程变复杂了些许而已,以免皇帝挟怒杀人。

即便不考虑天下人的看法,仅只是对皇帝自身而言,此策也是良谏!

谁没个生气的时候?谁在生气的时候依旧能保持冷静的思考?

赢政需要这么一个冷静、反悔的机会,后世皇帝们也都需要这么一个冷静、反悔的机会!

赢政从头重新看了一遍,连连点头,颇有些不敢置信:“吾儿还有如此文韬?!”

惊熹!

这卷竹简对于赢政而言实在是莫大的惊喜。

赢政迫不及待的捡起第二卷竹简展开翻阅。

【儿臣纵观《秦律》,以为当今《秦律》虽然森严,条文之间却颇有不谐,难教民知其一而知其三,儿臣梳理今律再佐以礼立法、以法见仁之思,撰律十二章。】

【可恨儿臣空耗时间于儒,不精于刑名,亦无名师教导,此番编撰定有良多不足之处,万望父皇斧正!】

赢政微怔,又从头看了一遍才敢详细自己看到了什么:“这竖子,竟是自行重编《秦律》?”“何其狂妄!”

话是在骂,人却在笑。

无论扶苏重编的《秦律》有多离谱,但只要这重编的《秦律》确实出自扶苏之手,就足以说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