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120章 这怎么不是实现理想的手段呢?分科举士抡尽天下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这怎么不是实现理想的手段呢?分科举士抡尽天下才!(3 / 4)

加重学童的负担。”

“当今大秦官吏本就并不充盈,诸多地方衙署仅有半数官吏在衙,急需更多的法吏。”

“若是再加科目,于基层治政有弊无利!”

扶苏笑而颔首:“左相所言,有理!”

李斯没有因为扶苏的认同而生出半点放松,反倒因为扶苏的笑容而心生忐忑。

便听扶苏继续说道:“今之吏试,乃是由一地法吏培养当地官吏子弟,再由该地法吏组织吏试,通过吏试的学童最终于该地为法吏。”

“此举会令得法吏与法吏之间互为亲眷、师徒,某地法吏更多、更会教导,则一地法吏愈多,某地法吏较少、不通教导,则一地法吏稀薄。”

“亦会致使亲亲相隐,一县法吏互相包庇。”

“更是会致使有佐国之才的贤才埋没于县衙之中,而不能为国所用。”

“孤以为,可改一地之吏试为一朝之吏试。”

“所有秦人皆可参加吏试,县吏试评上者,入郡吏试,郡吏试评上者,入咸阳吏试,由父皇率三公九卿共同验证其才。”

“上者可入朝为官,中者可于郡县为官,下者可于乡里为吏。”

在扶苏看来,大秦确实以试举吏,但大秦的以试举吏和他的分科举士无论是方式、目的还是效果都截然不同。

刘邦、萧何、夏侯婴等人都是有才华的人,也都参加过大秦的吏试并都通过了考试,但他们连赢政的面都见不到!

他们没办法让赢政知道他们的才华从而升任高官,赢政也不知道自己治下竞还藏着诸多贤才。唯有将考试的权力收归朝廷,让真正有才的人在通过层层选拔后能走到赢政面前,才是真正的为朝抡才也唯有将考试的权力收归朝廷,才能把分配权力的刀握在皇帝手中,而不是握在法吏手中!扶苏面向赢政拱手一礼,诚恳的说:“如此,则天下贤才尽入父皇瓮中矣!”

冯劫、冯去疾、冯毋择、蒙毅等人心里一咯噔。

坏了。

这是冲我们来的!

对利益的敏感性让他们立刻意识到扶苏此谏绝对是动摇他们宗族根基的一柄利刃!

大秦的军功爵制打通了大秦军方从庶民一路直达君侯的坦途,彻底掀翻了孟西白等大秦骑士阶级和老贵族阶级。

而今扶苏的分科举士分明是要打通大秦政坛从庶民一路直达相邦的坦途!

如果这条路真的被打通了,他们这些凭借人脉、资源和举荐制度盘踞朝堂的权贵们很可能也会被碾碎在大秦的车轮之下!

冯去疾当即就要出列劝谏。

然而还没等冯去疾动作,姚贾已经跳了起来,轰然拱手:“臣附议!”

“民间之才如过江之鲫,臣便是其中之一。”

“若行公子扶苏此谏,则天下贤才皆当蜂拥而来,只待陛下挑择!”

附议!必须狠狠的附议!

如果当年魏国有如此良策,本官何至于怀揣着满腹才华却在大梁城当小偷!

冯去疾立刻出列沉声道:“臣以为不然。”

“参加吏试者,多为基层小吏之后。”

“出身寒微身无钱财者,一旦登临高位,更易被钱财所惑,行贪赃枉法之举!”

扶苏刚想驳斥,未曾想姚贾已经开炮:“相邦的意思是说本官贪赃枉法?”

“来!”

姚贾张开双臂呵斥:“查!”

“若是查不出本官贪赃枉法之举,本官必反告相邦诬告本官!”

冯去疾不得不拱手道:“本相并未怀疑姚上卿贪赃枉法。”

而后冯去疾迅速转变话锋:“每年参加吏试者众,每年吏试花费亦多。”

“若是再如公子扶苏所谏一般,于县、郡、朝行三场吏试,花费倍增,于大秦而言实乃不菲的负担。”“此策还需要学童往来于县、郡、朝三地,对于学童而言亦是不菲的负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