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已知一世法非万世法,遍观典籍之后却仍苦思治国之道。”
“朕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会因此斥汝?!”
赢政迷恋郡县制,但不迷信郡县制。
当今天下正值大变之世,唯有变革才能治新朝。
只要是能带领大秦走向万世永昌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如今扶苏已经精通先贤思想,却不再尽信先贤思想,而是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思考属于当今大秦的治国思想。
虽然扶苏还一无所得,但扶苏思想上的蜕变却已经足够让赢政倍感惊喜!
赢政看向扶苏的目光中再无冰冷,期待之色更甚:“汝除了方才所言的不解之外,可还有其他不解?”扶苏摸索着赢政的想法,诚恳的说:“还有很多。”
“儿臣思考此事已久,却无人能为儿臣指点迷津,积累了太多不解。”
“不瞒父皇,儿臣迷茫已久、困顿已久!”
这一次,赢政如扶苏所料一般毫不犹豫的说:“尽皆撰成奏章……不,撰于竹帛之上即可,呈上来,与朕一观。”
“日后若是再有疑惑,也莫要藏于心底,而是当明告朕。”
难怪吾儿如此迂腐,不是吾儿愚钝,而是因为吾儿无名师指点迷津啊!
一群庸师,害煞吾儿!
既然无人能为吾儿指点迷津,那就让乃翁为吾儿解惑!
扶苏面露大喜,当即拱手:“儿臣,拜谢父皇!”
尊法的李斯等臣子、崇儒的仇迎等臣子,此刻心里竟是升腾起一个相同的想法。
天塌了!
他们的陛下/公子背叛了他们!
赵高更是觉得天塌了!
在赵高的刻意经营下,向赢政讨教问题已是独属于胡亥的特权。
但现在,能随时向赢政讨教问题的人却多了一个,这个人还恰恰是胡亥最大的竞争对手!
赢政并不在意群臣的想法,声音转肃:“得天下、废分封后,朕亲往泰山祭天。”
“皇天若是果真有天意,理应于朕祭天之际明告朕,而非是坠星于人间、乱万民民心。”
“坠星之字,必是贼子所刻。”
“传朕令。”
“假借谶纬天命之说乱秦社稷者,族!”
“附和吹捧坠星之字乃是天意者,斩!”
赢政未尝不怀疑那坠星是天命。
但赢政不能承认,更不愿退让,而是选择以强权对坠星上的文字盖棺定论。
满堂朝臣再不敢就此事多言,齐齐拱手:“唯!”
赢政目光转向扶苏,沉声道:“乱臣贼子,胆大包天,妄言天命,害秦社稷。”
“朕欲令上卿扶苏兼东郡御史之位,亲往东郡彻查此事。”
“上卿扶苏,可愿助朕?”
扶苏刚觉得他摸清了赢政的想法,赢政的命令就又超出了扶苏意料之外。
就算内史之职很闲,也不至于还没履职就先借调吧!
扶苏一时间不明白赢政为何如此施为,却还是立刻拱手:“能为父皇分忧,实乃儿臣之幸也。”“儿臣愿往!”
赢政略略颔首,声音加重:“令!”
“加上卿扶苏为东郡御史,赐出入东郡诸处之权,监察东郡百官之权,彻查陨星之乱。”
“拨上卿扶苏八百精锐随行护卫,予上卿扶苏临机决断之权,非常时刻,可先斩秩千五百石以下之官吏而后奏!”
扶苏肃然拱手:“唯!”
赢政略略颔首:“散朝。”
“上卿扶苏留下。”
群臣告退,每一名臣子的脚步都很急,眼睛则是狂向同党使眼色。
突如其来的陨星谶言本是能掀起天下波澜的大事,但相较于今天赢政和扶苏表露出的态度而言,反倒是成了小事。
各方势力都急不可耐的想要商讨对策,咸阳城今夜恐难眠!
待到群臣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