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炉?”傻柱立刻嚷嚷起来,眉头拧着,“名字怪花哨,不还是个炉子?还能有啥特别?不都是往里填煤冒热气儿吗?”他觉得这名头有点唬人。
李卫东摇摇头,迎着大家的目光,语气肯定地说:“是炉子,但跟咱院里用的煤球炉、铸铁炉不一样。它最大好处一”他特意顿了顿,让每个人都听清,“就是省煤!非常省!比普通炉子起码能省下三成的煤!烧同样的煤,屋里能暖和得多!”
“嗡”
这话像块石头掉进水里,院子里一下子炸开了!
“啥?省三成?!”阎阜贵惊得眼镜差点掉下来,扶镜框的手都有点不稳。
他这个精打细算的人,脑子里立刻噼里啪啦算起了账:一个冬天得烧多少钱的煤?省三成……那得省好几块!这可都是钱!再看那炉子,顺眼多了。
他凑近一步,急切地问:“卫东!卫东!这话当真?真能省这么多?我家那破炉子,填满一簸箕煤,就够烧热乎半宿!你这炉子……真有这么灵?”他也顾不上什么三大爷的架子了。
许大茂脸上的假笑瞬间凝固,变成惊愕,紧接着又被浓浓的嫉妒取代。
省三成煤?这是多大的功劳!怎么好事又落这小子头上了?他心里像打翻了醋瓶子,脸上肌肉抽了抽,勉强又挤出个笑容:“哟嚅……省……省三成煤?李工……你这……这真算得上技术革新了!要是成了,厂里肯定记你一功!不过……”他眼珠一转,话锋带上点质疑,“这啥道理?什么叫“回风’?听着挺玄乎,不是糊弄咱这些大老粗的吧?你给咱说明白点呗?”他故意提高音量。
二大妈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上爆发出强烈的惊喜!她用力拍了下大腿,声音因为激动有点发颤:“我的老天爷!省煤?!还省这么多?!卫东啊!你可算帮了大忙了!今年煤票紧得要命!我们家烧炉子都抠着手指头算!屋里那寒气,冻得人骨头缝都疼!”
她看向回风炉的眼神热切得不得了,“这炉子……它真暖和吗?安全不安全?啥时候能用上啊?”她一口气抛出好几个问题,巴不得立马把这炉子搬走。
傻柱愣了下,大嗓门又亮开了:“啥?烧得少还更热乎?!李卫东,有两下子啊!技术大拿就是不一样!痛快!赶紧说说,这宝贝疙瘩咋个摆法?直接放地上?还是得垫东西?我家那破炉早该扔了!你这好东西,啥时候给我也弄一个安上?”他搓着手,跃跃欲试。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惊叹、疑问、羡慕嗡嗡响成一片,中院顿时闹腾起来。
阎阜贵打量着炉子盘算尺寸;许大茂竖着耳朵听,心有不甘;二大妈围着三轮车转,赞不绝口;傻柱撸起袖子真要动手帮忙拾……
李卫东看着激动的人群,心里清楚得很。
他抬高声音,压过喧闹,语气温和但不容置疑:“各位街坊邻居,叔伯婶子,都先别急!听我说!”大伙儿声音渐渐小下去,都看着他。
他环视一周,清晰地说:“这东西是好,但眼下还是试验品!全厂,不,全北京城,现在也就这两台!我和厂长一人一台,这是厂里为了测试才批的。”
他指指车上的炉体,“这玩意儿还没定型,工厂还没法批量做。
大家伙想要,这心情我懂,但真不是今天推回来就能给大家分的。”
他顿了顿,迎着那几双失望的眼睛,“今天试过了,效果挺好!厂里接下来会研究批量生产。但这需要时间,得设计流程、做模具、算成本……一样不能少。
所以,真正能买到,最早也得开春,恐怕还得往后等等。”
他看向阎阜贵:“三大爷,您那屋多大我记下了,真得等厂里出成品。”
又看向二大妈和傻柱:“二大妈,柱哥,安全没问题,烟道比普通炉子严实,省煤效果也测过。但现在,真不行!都得等!”
刚才还火热的气氛,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