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文这倒不是在瞎说,而是的确在为安全考虑。
练气如果不按正确的方法修行,的确很容易出问题。
练武也是一样,都得师傅领进门才行。
传武之中的硬气功,内家拳,也是借鉴了道家练气导引的法门,如果没有师傅正确指引,也很容易练出岔子。
硬气功的原理,就是利用呼吸,以及长时间训练的身体控制,意识引导,让身体快速充血,提升抗打击能力。
说白了就和控制海绵体一样,只不过硬气功控制的是身体的其他部位。
内家拳也是同理,就更偏向练气一些,是有意识的通过呼吸和意念引导血气的运行,来提升身体能力。太极拳的要领之一,虚领顶劲,就是源自于道家的导引养生术,讲究的是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但不能刻意用力,否则会导致颈椎压力太大,气血不能流通。
虚领顶劲是要配合气沉丹田一起用的,要让顶劲领起和腹部的沉劲一起作用于身弓,才能获得立身中正的身法。
但不少外行总理解成字面意思,故意拔高头颅或强求意念向上引领。
结果导致气血过分上行,而无法顺畅循环,功夫没练出来,反而练出了高血压,头晕耳鸣,眼花胸闷,严重的甚至练成了脑溢血。
道家练气同样也有风险。
按照中医和练气的理论来讲,气有余就是火。
练气的时候,要用意念掌握呼吸,控制文火和武火交替灵活运作。
所谓文火和武火,就是意念和呼吸的强弱。
这里面的讲究很多,一旦练错,就会引起阳亢,或者岔气,导致气血淤滞,也就是传说中的走火入魔了而且为了方便理解和传播,道家打坐练气的功法普遍都包含一些心理暗示的成分。
比如想象自己下丹田凝聚金丹,或是想象进入内视的状态,甚至观想出神明进入身体帮助修行。这些心理暗示的想象在配合血气运行时产生的所谓气感之下,很容易让心智不坚韧的人产生精神错乱,出现幻视,幻听的情况。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神经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乃至分裂样精神障碍。
所以练武的常见脑溢血,练气的常见精神分裂,已经是圈里的常态了。
蛰龙法虽然是辅助睡眠的功法,但它的创始人陈抟本来就是道家炼气士,和吕洞宾是好朋友,他所创的功法,自然脱离不开道家引导术的桎梏。
法门的每一句,都蕴含着相应的道家理念。
比如第一句“龙归元海”,其中龙就指阳神,因为龙在天属阳。
元海则指元杰之海,也就是丹田。
但常人总以为丹田在脐下三寸,可真正的丹田,指的其实就是肚脐的位置。
因为人在胎儿时期,就是以脐带随着生母呼吸受烝的,也就是所谓的胎息。
脐内就是人先天元烈之海。
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失去了功效,先天胎息就变成了后天肺呼吸。
而人生身所受之先天元熙,就从此有减无增,慢慢消耗,直至死亡。
修道之人,就是在追求返本还源,使后天返为先天,夺回损失的先天元悉,以归根复命。
但恢复先天胎息,也不是一个劲的用意念往丹田里使劲。
而是调整呼吸方式,引导气血模仿还原胎息时的运行轨迹。
这一步,如果没有明师引导,正确的方法,是根本做不到的,就算强行做到,也会大伤元气,非常危险这些理论听起来玄乎,但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研究,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干细胞,的确就是生命之初的原初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以治疗人体相关的很多疾病,甚至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
从这一角度来看,道家练气求长生的方式,也并非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至于是否真的可以通过呼吸吐纳,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