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04章 边费激增(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边费激增(6K大章)(3 / 5)

你刚才话中是什么意思?”

元诱立刻反客为主质问道:“那按照司徒的意思,今年是不是还要像去年那样亏空?”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纷纷各执一词,庙堂诸公争得脸红耳赤。

在官场上针锋相对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涉及到各个衙门的预算开支。

结果文武百官全部都是顾左右而言他,说了半天废话一点价值都没有,毕竟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回避问题,而这恰恰正是为官之道的基本功。

做官绝对不能有问必答,这是最为忌惮的事情。

要是无话可说就说无可奉告,要是有话可说那就直接顾左右而言他,不必在乎问题本身,更不要管别人问什么,只管发表意见就行。

如果别人继续提问同样一个问题,那就直接转移注意力,就说具体问题不在这里,然后继续顾左右而言他,再发表一次意见。

好像什么问题都问了,又好像什么都没问。

阿史那承庆只强调河陇诸郡刚刚收复,需要投入大量钱财进行战后重建,同时还要为河西藩镇扩充边军。

至于财政亏空从来就不是兵部的问题,兵部只是根据边防情况申请预算。

反观户部强调朝廷开支必须量入为出,根据国库岁入情况来确定支出额度,只有这样才不会重蹈覆侧,不至于像盛唐时期那样,边费开支从二百万贯飙升到一千五百万贯。

表面上是元诱在跟阿史那承庆打擂台,实际上是户部和兵部两个衙门在展开激烈争执,一提钱就头疼。姜天骄见到文武百官吵成一团,他随即开口压下所有议论:“肃静!”

众人见此情形这才停止争吵。

姜天骄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说道:“司徒,既然你身兼兵部尚书,那朕要问你,明年兵部开支大概需要多少钱?”

阿史那承庆声如洪钟禀报道:“陛下,虽然吐蕃丧失河陇诸郡,但是仍然还有余力退守赤岭以西的吐谷浑故地,舔舐伤口,伺机反扑。”

“反观我朝河陇诸郡刚刚光复,百废待兴,防务空虚,若不能趁着吐蕃大败,继续施加压力,巩固战果,则前功恐将尽弃。”

“微臣恳请陛下明年为兵部开支增至一千万贯,用以扩编边军,更新军械,囤积粮草,以备来年春季深入赤岭以西,扫荡青海湖畔,彻底击垮吐蕃之反扑能力,唯有如此,大夏方能在此战中占据绝对主导。”文官集团听闻兵部要求开支增至一千万贯,所有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还没等着姜天骄发话表态,户部侍郎元诱已然按捺不住,他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有些尖利:“陛下,司徒此言实乃不顾朝廷大局,徒逞匹夫之勇。”

元绣素以恪守规章而著称,甚至显得有些刻板,此刻他满脸红温驳斥道:“朝廷开支必须严格遵循量入为出,根据国库岁入情况,再来确定支出额度,岂能如市井之徒那般,需用多少便伸手要多少?”“兵部只知根据边防情况而索要钱财,全然不顾国库是否能够承担,是否会出现巨额亏空!此非治国之道,实乃败家之兆!”

阿史那承庆闻言浓眉倒竖,他顿时冷笑出声:“元侍郎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人挑担不吃力!边防军情,瞬息万变!吐蕃虎狼之心,世人皆知。”

“若因边费不足,导致将士饥寒,武备不修,致使河陇得而复失,这个天大的责任,是你元绣来担,还是我阿史那承庆来担?抑或是你户部来担?”

面对阿史那承庆这般咄咄逼人的质问,元诱梗着脖子坚持自己的原则:“司徒,户部只知量入为出,此乃大夏朝廷的铁律。”

“朝廷开支若不严格按照量入为出,那么前唐覆灭殷鉴不远,其边费开支便是从开元初期的二百万贯,一路飙升至天宝末年的一千五百万贯,生生拖垮府库,最终不得不通过苛捐杂税,盘剥百姓,以致民怨沸腾,酿成大乱,国破家亡。”

元绣言辞恳切甚至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