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04章 边费激增(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边费激增(6K大章)(2 / 5)

境安民,而又不伤民力。”这个问题在含元殿内激起层层涟漪,文武百官方才还为岁入增加而欣喜,立刻陷入更加实际的争论之中户部侍郎元绣首先出列,他面带忧色说道:“陛下,今年大夏王师收复河陇诸郡,又在河西道设立河西节度使,接下来这屯田、筑城、戍边、抚民样样需钱。”

“既然我朝已然收复河陇诸郡,理应派遣使者去跟吐蕃议和,罢兵休战,不然的话,这边费开支就会像无底洞一样,不断吞噬着国库有限的钱粮。”

阿史那承庆见状立刻站出来,他毫不客气反驳道:“元侍郎此言差矣,这吐蕃是我大夏心腹大患,今年在我大夏王师出其不意打击之下,损失惨重,这才暂时退缩到赤岭以西。”

“在这种情况下,夏蕃两国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议和余地,吐蕃必有大举反扑之势,朝廷岂能吝啬边费开支?”

“这河陇诸郡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拿下来的,若不重兵布防,巩固成果,一旦有失,非但前功尽弃,更是危及关中。”

“欲保关中,必固秦陇;欲固秦陇,必斥河西。换而言之,河西失守必将波及秦陇;秦陇若失必将祸及关中,届时西京长安都会跟着受到威胁。”

元诱深受儒家文化的天下观,再加上出于体恤民力的考虑,他还是发表自己的意见:“陛下,司徒所言虽然不无道理,然我大夏确实不宜以举国之力,去跟吐蕃争域外不毛之地。”

“得其人而无法增加赋税,获其土而不可以耕织,此乃秦皇汉武之行为,而非五帝三皇之事业也,理应趁早结束战争,休养生息充实国库。”

文官集团自然是希望夏蕃战争能够停止下来,就连尚书令刘晏也不例外,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认为朝廷已然收复河陇诸郡,那就没有再打下去的意义。

然而这些文官都没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夏朝廷想要议和,这吐蕃可不会真心答应,反而只会积蓄力量做好反攻。

这次大夏军队完全是打了吐蕃措手不及,这才如此轻松收复河陇诸郡。

现在吐蕃吃了这么大的亏,在西南地区又让南诏摆了一道,丢城失地,颜面尽失,怎么可能会真心跟大夏议和。

就算吐蕃想要跟大夏议和,姜天骄只会以为这是要对南诏下手,他绝对不相信吐蕃人会心甘情愿接受失败。

阿史那承庆觉得元诱简直就是一介腐儒,他对此嗤之以鼻反驳道:“元侍郎真是鼠目寸光,西北戎狄之患自古有之,然自始至终都没所谓一劳永逸之策,直到前汉时期孝武皇帝开河西通西域,这才勉强扭转这一局面。”

“唐太宗复修前汉孝武皇帝的旧迹,并南山至于葱岭皆为府镇,然唐高宗继位后为了弭兵休养,故而撤走安西四镇的驻军部队,致使吐蕃发难攻陷西域十八州。”

“你认为收复河陇诸郡属于劳民伤财,却早已忘记丢失国土而灭亡的旧事,唯有防微杜渐,那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元诱见到阿史那承庆这般咄咄逼人,他顿时面红耳赤辩解道:“司徒可曾想过我大夏国库岁入收支?今年为这河陇战事已为兵部追加二百万贯,从六百五十万贯增加到八百五十万贯,造成亏空七十八万贯。”“大夏王师不负期望收复河陇诸郡,那接下来又要设立河西藩镇,请问这兵部开支是不是还要继续增加边费?是不是还要继续寅吃卯粮入不敷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如果每年都像这样不按预算开支,寅吃卯粮,则卯粮吃完以后,真不知道我大夏还有什么可吃!”

阿史那承庆还以为元诱是要把亏空算在兵部头上,他阴阳怪气反问道:“按照元侍郎的意思,今年我朝出兵光复河陇诸郡,收复失地,修筑城池,已经把我大夏修得山穷水尽了?”

元诱顿时认为阿史那承庆不可理喻,他一脸正气凛然说道:“我可没有这样说。”

阿史那承庆继续咄咄逼人追问道:“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