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75章 大夏朝廷的财政会议(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大夏朝廷的财政会议(6K大章)(1 / 5)

神武二年,十二月初一。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在含元殿如期召开早朝会议,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熏香缭绕,他看着文武百官肃立在阶下,微微抬起下颌示意刘晏开始讲话。

刘晏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扣除河南道等地免除税赋三年,今年朝廷税赋经由三省复核过后,租庸调的田租岁入谷物一千九百七十七万石;庸调岁入绢七百五十万匹,布一千六百三十五端;至于绵和麻这两样东西价值微末,因此未计入总项。”

“天下垦田七百三十五万顷,每亩纳粮两升,地税谷物岁入一千一百二十三万石。”

“天下编户七百三十五万,一等户为四千文,以下每等递减五百文,九等户为两百二十五文,户税钱岁入两百四十二万贯。”

“除了租庸调、地税、户税,还有盐利岁入三百七十三万贯。以上诸项汇总计之,合计谷物三千一百万石、绢布两千三百八十五万匹、钱六百一十五万贯。”

“依照市价及官定折算,谷物三千一百万石,折钱四百六十五万贯;绢布两千三百八十五万匹,折钱六百二十七万贯;再加上户税和盐利的六百一十五贯,合计国库岁入一千七百零七万贯。”

这个数字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文武百官纷纷瞪大眼珠子,大家实在没想到朝廷岁入竟会增加这么多,相比天宝末年的大唐朝廷增加收入高达六百五十四万贯。

民间物价变化最大就是盐价,一斗盐价从十文钱飙升到上百文钱,其余粮食绢布没有太大变化,基本还是维持着天宝年间的物价水平。

姜天骄坐在皇位上听着刘晏汇报完毕,他这才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这一千七百零七万贯看着挺多,实际上根本经不起花。”

“其一,从明年开始朝廷就要厚禄养廉,官吏俸禄经由吏部和户部会同核定,岁需五百万贯。”“其二,编练禁军,汰弱留强,关陇备蕃,边城修缮,军械粮秣,抚恤征募,经由兵部核计亦需六百万“其三,天下诸道郡县除官吏俸禄之外,衙署修缮、驿传车马、胥吏工食、囚粮赈济、应付天灾……亦需留存五百万贯方能维持地方官府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朝廷岁入一千七百零七万贯,厚禄养廉五百万贯,军队开支六百万贯,地方留存五百万贯,此三项已耗一千六百万贯,仅余一百零七万贯之薄资。”

文武百官听到还有一百零七万贯的盈余,那就必须趁着这钱还在账面上,还没被国库封条锁死之前,把它变成预算划拨下来。

工部尚书韦儇抢在所有人的面前大步跨出,他脸上堆满忧国忧民的沉痛,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与恳切说道:“陛下,工部所掌乃是国脉所系,民生根本。去岁黄河小溃,虽赖陛下洪福成功堵住,然而黄河隐患未除。”

“明天开春汛期在即,据工部水部司详勘,灵昌郡以下三百里堤防,蚁穴丛生,土石松动,险工险段多达十七处。若不及早加固,一旦溃决,中原大地尽成泽国,百万生灵涂炭,京师震动。”

“此非危言耸听,实乃迫在眉睫!工部恳请陛下于此百万盈余之中,先行拨付八十万贯采买巨木、石料、绳索,征募河工,加固堤防,此乃保国安民之头等大事。”

阿史那承庆立刻截断韦儇的悲情,他现在兼任着兵部尚书,仪态从容出列拱手说道:“韦尚书此言差矣!加固河堤固然要做,可再重要也没西北边防重要。”

“朔方、关内、陇右三镇兵马箭矢储备不足五成,军械至今未能补充齐全。此百万盈余于军国而言杯水车薪,然兵部不敢奢求全数,只求五十万贯解燃眉之急,优先为西北将士补足军械。”

礼部尚书韦伦同样站出来伸手要钱:“陛下,国之大事在于教化。朝廷明诏天下各府郡县,重订官学、私塾蒙学之本,那就需要重新修订刊印。万望陛下于盈余之中,优先拨付礼部六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