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59章 大可汗之尊号(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大可汗之尊号(6K大章)(1 / 5)

神武元年,十月十五。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已于昨日接到安守忠的大捷消息,他今天在含元殿召开早朝,阶下文武百官在肃穆中压抑着隐隐的激动。

文武百官在上朝前就已听说漠北大捷,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

姜天骄身上穿着绣龙冕服,头戴天子衮冕,白珠十二旒垂在面前。

他坐到皇位上,居高临下俯视群臣,一脸庄严肃穆说道:“诸位爱卿,安守忠和李归仁两位将军出塞两千余里,接连降服仆固、多览葛、浑三部。”

“而后又在独乐河之战中策反拔悉密、葛逻禄,一战击败回纥可汗移地健。”

“移地健带着残兵败将逃回老巢回纥牙帐城,回纥贵族见到他权威尽失,于是拥立顿莫贺为回纥可汗。”

“顿莫贺杀死移地健后登上可汗之位,他派遣使者出城跟安守忠请降,表示愿意向大夏朝廷俯首称臣。”

“安守忠认为这只不过是顿莫贺的权宜之计而已,因此表面上接受顿莫贺的投降,他率领大军进驻回纥牙帐城,收缴城中回纥将士的武器装备,联合铁勒诸部的首领们诱杀掉数千名回纥贵族。”“铁勒诸部之一回纥部落已然灰飞烟灭,安守忠按照约定把回纥牧民分给立下功劳的仆固、多览葛、浑、拔悉密、葛逻禄五个部落。”

“虽然回纥汗国已经土崩瓦解,但是铁勒诸部仍然长盛不衰,接下来我朝又该如何把大漠南北纳入疆域,是否复修唐太宗的旧迹,重建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

阿史那承庆稳步出列深深一揖,他慷慨陈词说道:“陛下,天佑大夏,将士用命,不负圣望,犁庭扫穴,终除此北疆回纥之患。”

“漠北草原广袤万里,铁勒诸部星罗棋布,性如野马,叛服无常。今虽慑于王师兵锋,暂敛爪牙,然而其地苦寒,非我大夏军队所能久居,其俗剽悍,非中原礼法所能骤化。”

“若效李唐故事,空置其地,任其自生自灭,则不出十年,必有新汗崛起,复为北疆之祸。”“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耗尽府库,终致天下崩离,突厥复炽,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复修唐太宗和唐高宗的羁縻之策,在大漠南北复置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如此大夏朝廷才可以羁縻统治大草原上的各大部落。”

阿史那承庆此言一出,立刻引来附议之声,不少文武百官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刘晏同样赞成阿史那承庆的说法,他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司徒之言乃上策也!我朝可在回纥牙帐城重建安北都护府,遴选重臣持节坐镇。”

“其一,宣谕陛下天威,册封诸部首领为都督,赐予印信、袍服,许其世袭统御本部。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以千户制度实行统治。都督之下为千户长,千户长之下为百户长,百户长之下为十户长,凡是年轻丁壮皆为引弓之士,上马打仗下马放牧。”

“其二,明定贡期陛下,令诸部岁贡马匹和皮货以示臣服,朝廷则厚赐绢帛、茶叶、铁器以结其心,礼尚往来,彰显陛下之怀柔。”

“其三,调解诸部纷争,禁其私相攻伐,使其互相制衡,无力坐大。如此朝廷不费巨大钱粮驻军之耗,不担深入不毛水土之险,而北疆可安定也,此乃以夷制夷,长治久安之道。”

阿史那承庆和刘晏两人所描绘的羁縻蓝图清晰而稳妥,引得文武百官颔首赞同,殿内气氛似乎倾向于这一方略。

萧日越对此则是有不同看法,他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响起:“司徒和尚书令之言看似稳妥,实则迂阔。以夷制夷需以强大军力为后盾,否则终究还是难以持久。”

“微臣昔尝为奚王,长于部落,深知草原狼性。今日你强,他便俯首帖耳,称臣纳贡,比羔羊还温顺;明日你弱,或是稍有变故,他就会亮出獠牙反噬其主。”

“当初突厥和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