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将军,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河西军和陇右军!”
姜天骄已经收降过河西军和陇右军,那他对这两大藩镇自然是一清二楚。
今年以来,吐蕃大军陆续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城,以及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这些军事据点,完全扫荡青海湖畔周边的唐军堡垒,一举攻占陇右节度使的大本营西平郡。虽然陇右藩镇还有少量军队抵抗吐蕃大军,但是这种情况无法持续太久。
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在灵宝之战损失惨重,八万精兵全军覆没,从此伤筋动骨再也无法堪当大任。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真可谓是壮得很,仅仅在天宝元年两大藩镇就有十四万八千人。
河西节度使统辖镇兵七万三千人。
陇右节度使统辖镇兵七万五千人。
也许有人会感到十分好奇。
河西道和陇右道官府登记在册百姓十二万六千户,大约五十五万七千人,而这还是天宝十三载的人口数既然河西道和陇右道只有十二万六千户,如何能养活十几万藩镇将士?这该不会又是吃空饷骗人的吧?毕竞光是军队口粮都解决不了。
这么想的人倒也合情合理,每户需要养兵一人,这理论上来讲确实不可能。
奈何这只是浅薄的认识而已,不知道不等于不可能。
众所周知,古代兵制在很长时间里有两种方式的兵农合一。
其一便是汉代的寓兵于农,即是全农皆兵,每个农民都是需要当兵服役。
其二就是唐代的寓农于兵,即是全兵皆农,虽有职业军人专门打仗,但是这些士兵需要屯田务农来养活自己,军饷俸禄主要发放绢帛和铜钱。
《通典》明确记载着天宝八载,河西道和陇右道的军屯收入,两地加起来大概有七十万石粮食,而这仅仅只是两大藩镇将士的屯田产出。
河西道二十六万八十八石。
陇右道四十四万九百二石。
以一个士兵每天两升口粮计算,十四万八千人每年需要一百零八万石粮食。
虽然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还有三十八万石的粮食缺口,但是可以通过和汆收购百姓余粮,以此前来补充粮食缺额,这才养得活十几万藩镇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