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54章 张光晟的情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张光晟的情报(1 / 2)

关内道,顺化郡。

王思礼在安化县的节度使府接到皇帝诏书,除了必须留守城堡将士以外,其余将士都要跟他前往凤翔郡集合。

“节师,莫非有什么为难事?”

张光晟略微好奇询问道。

王思礼直接把诏书拿给张光晟,他唉声叹气说道:“你自己看吧,陛下要我把关内藩镇的所有军队抽调到凤翔郡。”

张光晟伸手接过诏书阅览起来,他意识到李亨这是要放弃掉关内藩镇。

王思礼自然知道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让他留下大将拖住叛军,再让自己带着关内藩镇的全部军队参与收复长安。

姜天骄就在灵武郡虎视眈眈,火拔归仁又在延安郡伺机而动。

无论留下哪位大将,基本都是必死无疑。

这才是让王思礼感到为难的事,可他也能理解皇帝陛下的难处。

张光晟作为姜天骄安插在王思礼身边的棋子,他认为自己终于等到出人头地的机会,随即冠冕堂皇说道:“节帅,末将愿意留下抵挡叛军。”

“贤弟,你这是何苦呢?”

王思礼还以为张光晟这是自告奋勇,他不禁潸然泪下说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结拜兄弟,我怎可把你置于险境之中?”

“为能兄长而死,愚弟死得其所!”

张光晟视死如归说道。

王思礼对待张光晟还真不错,不仅跟他结为生死兄弟,还提拔他为关内兵马使,赏赐大量田宅和嫌帛,委以心腹之任。

然而张光晟自始至终都是姜天骄的人,他是不可能回头再去效忠大唐朝廷,最多只能不去背刺王思礼。现在王思礼需要带兵前去凤翔郡集合,张光晟正好找到机会跟他分道扬镳,因此这才主动留下来。王思礼看着视死如归的张光晟,他不禁悲从中来说道:“贤弟,为兄只能给你三千人马,若你抵挡不住叛军,大可南逃前来投靠于我!”

“遵命!”

张光晟接下王思礼的军令。

王思礼按照李亨要求把关内道的军队尽数调走,仅仅只在顺化郡和平凉郡两地留下五千军队,其中两千唐军驻守在平凉郡的萧关,用以防御灵武郡的姜天骄。

至于张光晟则是坐镇在顺化郡,王思礼委任他为关内节度留后。

王思礼前脚刚走不久。

张光晟后脚就跟姜天骄联系上,并把唐军情报尽数告知他。

关内道,灵武郡。

姜天骄在回乐县接到张光晟的亲笔书信,他顿时喜开颜笑说道:“看来关内道指日可下,本王大事可成也!”

“不知大王何故大笑?”

诸将们纷纷露疑惑追问道。

姜天骄故弄玄虚说道:“本王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大唐朝廷已经发兵攻打西京长安,如今关内道几乎没剩多少兵力,这正是天赐良机啊!”

“本王准备发兵攻取会宁郡,这样朔方藩镇的九个郡将会落到我军手上,而后集中兵力攻打关内道其他郡县。”

王武俊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他情急之下劝谏道:“大王,如若我军攻取关内道会宁郡,河西军和陇右军就会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难保他们不会狗急跳墙,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啊!”

“啊哈哈哈!!!”

姜天骄情不自禁开怀大笑:“王将军,你还是太多虑啦!河西军和陇右军看起来非常强大,实际上却又无比脆弱。”

“大王,哪有既强大又脆弱的道理,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王武俊觉得姜天骄实在不可理喻。

姜天骄自信满满说道:“如今河西军和陇右军都是自身难保,哪里还有精力来对付本王?本王不找他们麻烦就要烧高香了。”

王武俊哭笑不得说道:“大王,当初哥舒翰仅仅带走八万精兵而已,河西军和陇右军至少还有六七万军队,这跟自身难保没有多大关系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