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韦见素献策(1 / 2)

长安城,杨府。

杨国忠带着韦见素回到家中书房,他面色疑惑问道:“会微兄,我怎么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莫非有什么心事吗?”

韦见素一脸痛心疾首说道:“右相,您实在不应把安禄山放回去啊!”

“为何?”

杨国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他还在为斩断安禄山入朝拜相而感到沾沾自喜。

韦见素面色焦急解释道:“右相,安禄山此去无异于放虎归山啊!”

“会微兄,我看你是多虑啦。”

杨国忠悠哉悠哉喝着茶水,他漫不经心说道:“只要这安禄山未能顺利拜相,那他就永远不可能是我的对手,我要杀他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

韦见素见此情形急忙劝谏道:“右相,难道您就不怕他安禄山狗急跳墙吗?正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狗急跳墙?”

杨国忠不由自主嗤笑道:“安禄山一介杂胡还能怎么狗急跳墙?他永远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右相,此言差矣!”

韦见素见到杨国忠还没反应过来,他急忙解释道:“难道您忘记了吗?他安禄山可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手底下掌握着二十万精兵。”

“而今他入朝拜相无望,又有谁能保证他不会狗急跳墙?要是安禄山选择铤而走险,纵使右相您能平息骚乱,那么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啊!”

这话一出,杨国忠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连忙放下茶杯追问道:“会微兄,你认为他安禄山真敢举兵造反?他一个小小的三镇节度使还敢谋反?”

“我记得当年王忠嗣可是四镇节度使,这手底下掌握着三十万精兵,而他跟太子殿下又是至交好友,像他这样的人都不敢举兵造反,莫非安禄山比他还要厉害?”

韦见素摇了摇头解释道:“右相,安禄山自然比不得王忠嗣,可是他们两人终究不同啊,万万不可能相提并论啊!”

“此话怎讲?”

杨国忠想要听听韦见素有何高见。

韦见素苦口婆心解释道:“王忠嗣从小到大豢养在宫中,自幼便是忠君爱国,他对于大唐社稷必然是忠心耿耿,因此绝对不可能像安禄山那样天生反骨,纵使受到再大冤屈也不会举兵造反。”

“更何况王忠嗣爱兵如子,当年他率军讨伐吐蕃,陛下曾经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攻克石堡城,可他为了避免将士伤亡,这才三番五次抗旨不遵。”

“可也正是因为王忠嗣三番五次抗旨不遵,所以李林甫才能找到机会在陛下跟前构陷于他。”

“反观安禄山出身杂胡,他的身上也不可能像王忠嗣那样,自幼就有忠君爱国的观念。”

“更何况安禄山年少时期混迹边境地区,每天游走在刀剑之上,潜移默化会养成孤狼般的性格,故而性情极为狡诈,故而狗急跳墙起兵造反就在情理之中。”

杨国忠觉得韦见素有些耸人听闻,他略微不解问道:“会微兄,连你都能知道他王忠嗣对于大唐社稷是忠心耿耿,那么当年李林甫设计除掉他的时候,陛下为何未能察觉到真相呢?”

韦见素只能继续解释道:“这王忠嗣跟太子殿下私交甚密,当初李林甫正是利用陛下的疑心,这才把王忠嗣诱骗回京,并且命令吉温对他进行严刑拷打。”

“就算陛下幡然醒悟那又如何?谁能保证王忠嗣不会心生怨念?故而陛下把他贬为汉阳太守,让他王忠嗣拖着重伤之躯不远千里前去上任。”

“据传王忠嗣本来是活着走到汉阳郡,可前脚刚到上任,后脚陛下又让他转任汉东太守,最后暴毙而亡死得不明不白。”

杨国忠顿时陷入深深沉思,他沉默片刻开口问道:“会微兄,那你有抓到安禄山的罪证吗?”

韦见素摇了摇头苦笑道:“右相,卑职暂时还没找到安禄山的罪证,可他造反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